78.第 78 章
教授语录:有的徒弟是用来光耀师门的,有的徒弟,哎,出门别说我是你师父。
“你是说,这是鸠摩罗什从天竺带来的佛经?”
伏鸢神尼摇了摇头,从下面抽出一本,“这本是原本,上面那本是我徒弟译的译本。”
众人觉得能得见天竺佛经已经很惊喜了,这会子一听,居然还有译文,纷纷伸了手去抢,打算一睹佛国圣经奥义。
只有宝灵满肚子醋味,酸道:“不会是那位公主徒弟译的吧?她才多大呀?”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收了手。
南国那位小公主是个传奇人物,约莫着不过十几岁的年纪。
她能翻译经文?
这些可都是梵文!
被人这番质疑,伏鸢神尼倒是没生气,笑着道:
“她是个好学孩子,自从知道鸠摩罗什要来南国,特意早早的请了天竺商人教他梵语。”
“她身份尊贵,见圣僧不难。圣僧见她会梵语,又敏而好学,这才拿出经文与她一同翻译。所以才有了此译本。”
“你们是不知道为圣僧送行那日,她当着她父亲和一众南国高僧的面用梵文诵念经文时感动了多少人。连一向高傲的南国史官都为她书了一笔圣音天籁的判词。”
众人羡慕地看向神尼。
嫉妒的宝灵却依然拆台,“我听说你又收了一个新徒弟,这个又是什么来头,不会也会梵语吧?”
伏鸢神尼岂能不知宝灵的用意,笑着摇头道:“收这个小的,就是个来讨债的。还好灵晰好耐心,能制住这个小魔王。”
见她也有头疼的徒弟,宝灵终于笑了。
见他不再穷追猛打,伏鸢神尼笑着看了看释平,“我那两个终究只能算俗家弟子,哪里抵得上宝灵大师的宝贝徒弟,触目一见,个个琳琅珠玉。”
宝灵被奉承的挠了挠头,扯了他最宝贝的珠玉过来。
“他也就是看着样子好,平日也是不听话的。”
见被师父这番像物品般拿来现世,释平哭笑不得。对着伏鸢神尼右手一伸,做了个请。
“伏鸢大师,到您了。”
伏鸢笑着走向讲经台。
这是弘法大会前的热场活动。每天让一位高僧在讲经台替信徒答疑解惑,讲经说法。
这个活动是释平提议的,反响特别好。
让安国寺一下成了这洛州城最热闹的地方。
露天的讲经堂每天几乎座无虚席。
谁不想一睹各位半仙的尊荣,一听半仙的梵音,更何况每天还有一个玉容仙貌的小和尚忙前忙后的操持着。
这事唯一的反对者,便是宝灵大师,他一来怕累到自己那宝贝徒弟,二来肚子里实在缺点墨水。
幸亏宝贝徒弟贴心,悄悄撤了他师父的讲经安排,让他天天可以监督宝叶主持推进弘法大会的进程。
释平刚歇下,嘉鱼便把他扯到一边。
“虞家来了。”
释平本以为会见到虞天悯,却发现来的是虞冰。
虞冰一见他便恭敬地递上一份礼单。
“这是我们虞家的一点心意,家主出城前特意嘱咐我送来。他说弘法大会乃佛坛盛会,送这些给虞家修一点功德,高僧可不能嫌少呀。”
释平淡淡接过,却突然觉得不对,问道:
“他,出城了?”
“城外庄子上有些事,家主说交给底下人不放心,自己便亲自去了。”
这本是寻常事,释平却突然想起,前两日寻不见师父,后来才从山门回来的僧人处得知,宝灵居然拉着他的师弟宝叶主持朝虞家去了。
师父找过他?
被蒙在鼓里的释平眉头紧锁。
见他这幅模样,虞冰面带桃花,笑意轻浮地拉过他。
“这事,我本是不该说的,但看你一副担忧的样子,我就和你说了去。”
“你猜他这次和谁一起出城的?”
一听还有人和他一起出城,连嘉鱼都好奇了,扯过虞冰道:“快说,快说。”
虞冰倒不卖关子,“他带着董小姐出城的。说是先送董小姐回家再办正事。”
“我看他送董小姐回家才是最大的正事。”嘉鱼插嘴道。
释平倒是对这些风月新闻不感兴趣,只是可惜地问:“董小姐还会回来吗?”
嘉鱼一听就知道释平不懂这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只要那南宫少爷一娶她,她不就回来了。”
南宫修知道董梅出城的消息其实比他们还晚。
是虞家一个书童带了董梅的口信,他才知道的。
他一听之下便有些生气。
她就不能等一等,等着他来送她回家吗?
他最近很忙,忘了去虞府接他,怎么能跟着他出城呢?
他气归气,却觉得一丝不对来。以前他就听说虞天悯因庶出,且行事霸道颇不受虞家郊外庄上老人的喜欢。所以他几乎不出城,实在要处理的庄务也是让虞伯宪这个正牌宗主去,怎么今日却眼巴巴地去自己去了。
他这番还没想得明白,这边一个小厮闯了进来。
“大人,小王爷来了。”
一听这话,南宫修不得不把董梅的事放了一边,不敢怠慢地整了整衣服,和小厮急急赶到门口去等静睿王的马车。
南宫修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一应礼数齐全,让刘青讲究人都没挑得出来礼。
这小王爷明显有心事,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大步朝会客的殿阁走去。
待见他于主位坐下了,南宫修上前行完礼便侧立在角落,等着贵人吩咐。
静睿王人是坐下了,心却不定得很,眉头锁成一条缝,呆呆地看着前方。
见他如此,刘青乖觉,上前一步提醒道:“王爷,你不是有话要和南宫大人说吗?”
其实不怪静睿王,他实在难以启齿,也不知如何开口。
这一切还要从那一日崔向南来找他说起。
那一日崔向南的确是有备而来。
他见小王爷终于提起了精神,便朝外一边喊,一边招手道:“进来吧。”
只见门嘎吱一开,进来三个人。
这三个人穿得极为齐整,身穿玄色僧服,头戴笠帽,帽檐压得很低,让人看不清模样。
脸虽然看不清,身子却看的清楚,一个罗锅模样,一个高瘦,一个瘦小身子呈圆桶状。他们虽穿了僧服,胸前却无佛珠,脚上穿的居然是皮靴,半点没有出家人的气质。
这三人,人是进来了,却远远站着。
若是个普通兵士,崔向南定已经骂上了,但今日这三人这么站着,崔向南却什么也没说,还主动替他们介绍道:“这是我替王爷请来的三位高手。”
静睿王觉得奇怪,便眯着眼睛仔细打量起来,但是离得太远实在看不清,便道:“什么高手,站那么远我也看不清呀。”
若换了普通人一听这话定是要巴巴地上前的,但这三人居然动都不动,连哼都没哼一声。
气氛尬到了极致,静睿王本气得都想躺下了,崔向南急急劝道:“王爷有本事的人不都有点脾气吗?这三个高手可不是一般的高手,那小和尚的鬼把戏在他们这不值一提。”
一听这话,静睿王立刻爬了起来,“他们会幻术?”
这问话一抛,不及崔向南解释,对面中间顶着罗锅之人冷笑道:“幻术,什么东西,骗人的玩意。我们可都是实打实的法力。斗法,没人赢得了我们。”
这番自信却让静睿王不敢信,在他的认知里,北方幻术这块,宝灵除了他死去的师父玄光外,算得上数一数二的。
这三人如此口气,怕不是骗子,就是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