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清君侧,**难
辽东边境,朔风如刀。
汉王朱高煦的王帐内,一名亲卫自风雪中闯入,双手呈上一支火漆封口的信筒。
“殿下!北平八百里加急!”
朱高煦猛地站起,高大的身躯带倒了身后的虎皮大椅。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等江澈的态度。
他挥退亲卫,迫不及待地捏碎火漆。
抽出那张薄薄的信纸。帐内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
希望,就在这张纸上。
可当他的目光扫过信纸,瞳孔却骤然收缩。
“京师大营,兵力二十万……孤军深入,粮草线长达八百里,不出三月,必不战自溃。”
他继续往下看。
“江某,不会出兵。”
朱高煦脑中一声巨响,手背青筋暴起,那张单薄的纸在他掌心被揉捏成一团丑陋的皱缩。
这一刻,朱高煦的脑海中响起了十万个为什么。
我们不是兄弟吗?靖难路上,是谁替你挡的箭?
是谁在父皇面前力保你暗卫司主的地位?
现在,我需要你,你却告诉我,你不会出兵?!
“高炽布的是死局,但父皇留的是生门,旭哥,某劝你一句,留首高丽,做好自己的王。”
这个称呼,扎进了朱高煦最柔软的地方,然后狠狠一搅。
一个被流放的藩王!
一个被圈禁在苦寒之地的囚徒!
父皇明明答应过我!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言犹在耳!
“啊!”
朱高煦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咆哮。
他猛地将手中的信纸掷入火盆,那团寄托着他最后希望的纸张,瞬间被烈焰吞噬,化为一缕黑灰,袅袅升起,然后散得无影无踪。
“江澈!你好狠!你好绝!”
他一脚踹翻面前的案几,兵舆图卷散落一地。
绝望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疯狂的暴怒与孤勇。
他朱高煦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退路”二字!
退回高丽,等着被他那个仁厚的大哥慢慢削藩,最后赐下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吗?
这一刻,朱高煦下定了决心。
掀开帐帘,看着帐
外严阵以待的士兵们。
那是追随他百战百胜的虎狼之师!
他不能退!他身后,是无数将士的身家性命!
“来人!传我将令!
朱高煦的声音嘶哑,几名心腹大将立刻冲入帐中。
“全军拔营南下!目标,山海关!
“竖我王旗!上书大字——清君侧,**难!
……
大军开拔,铁蹄滚滚向南。
可行军的路上,朱高煦心中的那团火,却始终无法平息。
他需要再试一次。
最后一次。
“顾兴!
一名面容精干的中年文士快步上前。
他是汉王府长史,也是朱高煦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殿下。
“你,立刻带上一队亲兵,备上厚礼,再跑一趟北平。
朱高煦从怀中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亲笔信。
信中言辞恳切,回忆往昔,展望未来。
许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无上权柄。
“告诉江澈,这不是我朱高煦在求他,是我在请他!请他与我共分天下!只要他打开山海关,让我的大军过去,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皆归他管!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顾兴感受着那份信和那份礼的重量,郑重点头。
“殿下放心,属下就是说破嘴皮,也一定劝动江总督!
……
连续数日的奔波,顾兴风尘仆仆,终于的赶到了北平。
可见面的地点却不是他想象中的密室或书房。
而是直接将其带到了总督府衙门内。
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江澈端坐主位,一身常服,面色平静如水。
他没有看顾兴,也没有看他身后亲兵抬着的几个大箱子。
“汉王府长史顾兴,拜见江大人。
顾兴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
江澈的声音很淡,“顾长史远来辛苦。不知汉王殿下,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
顾兴定了定神,朗声道:“我家王爷感念与大人的往日情分,特备薄礼,并有亲笔信一封,请大人过目。
他呈上信件,又示意亲兵打开礼箱。
刹那间,满室珠光宝气。
江澈却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他接过信,展开,快速扫了一遍,然后随手将信纸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
堂中,死一般的寂静。
顾兴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江澈终于抬起头,目光第一次落在了顾兴脸上。
“汉王殿下的心意,江某领了。”
“只是,君臣有别,纲常有序。太子殿下奉先帝遗命监国,乃天下正统。汉王殿下起兵南下,名为清君侧,实为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