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找差价
“天扬,还真有你的,”胡标笑着拍了拍莫天扬的肩膀,“其他村子那些人都老老实实来学技术,王喜山他们想挑事儿都没人响应。这几天他们不但认真听课,还自掏腰包重新整修豆芽房。就得这么治他!”
莫天扬摇摇头:“主要是他们都不想和钱过不去。合同白纸黑字签在那里,谁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小失误被我踢出局。”
“天扬,按王喜山说的,这两天他们就能用新法子种豆芽了。这次和你签合同的一共有二十六家,就算一家一次只出一千斤,那也是两万六千斤。光靠张学涛一家,能卖得动这么多豆芽吗?”
“不是还有王传林他们吗?他们在沛川也有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分销些豆芽还是没问题的。今天他们就会过来,到时候我和他们详细商量一下。”
说完,莫天扬看向陈宏利四人:“宏利,你们几个这几天辛苦一下,多去各村转转。先把第一批豆芽种出来,等大家真正见到收益,才会踏实跟着干。”
……
“天扬,婧雅来电话了,安云飞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什么结果?”
“被**,个人财产全部没收,判了三年。被他牵连的人也不少,大部分都丢了工作。这件事影响很大,已经惊动了省里。”
莫天扬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难道就没人帮他活动活动?”
刘思雨给了他一个白眼:“省里都惊动了,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替他活动?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莫天扬淡淡一笑,心里却在暗忖:上次安云飞只是背了个处分,如果背后那人真有心帮他,肯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既然上次出了手,这次为何……
“对了,林家那边什么情况?”
听到这两个字,刘思雨的俏脸瞬间蒙上一层寒霜:“婧雅提了一句,说林氏集团的股价那几天暴跌,但因为林建明的死和林家的底蕴,这几天又在慢慢回升。对了,婧雅还说,林建明的儿子林耀东回来了,已经接替他父亲的职位。他回来后,几家与林氏集团有矛盾的家族和企业都接连出了意外。”
莫天扬自然心知肚明,却还是故作疑惑地皱眉:“这是为什么?”
“林建明**的事被曝光,最终意外身亡。林家一直认为是对头家族或企业做的。婧雅说这段时间林家一直在暗中调查,甚至还悬赏一千万要找出爆料的人。”
莫天扬咧了咧嘴:“还真是财大气粗。”
“天扬,我们过来也住了一阵子了,这几天休息得挺好,打算今天就回去了。总不能天天上班还得麻烦你派人接送。”
旁人或许不清楚内情,但莫天扬心里明镜似的——林建明当初买凶针对的就是刘成祥夫妻。如今林建明虽已不在,可他儿子林耀东是个更狠的角色,会不会继续针对刘家,谁也说不准。
“叔叔、阿姨,您二位回去也是冷清,我这里人多热闹。现在谁家也不差这两口吃的,就安心住下吧。”
刘成祥和杨丽相视一眼,都有些犹豫。他们虽看出女儿刘思雨对莫天扬有意思,可毕竟八字还没一撇,总不好一直叨扰。
“爸妈,这儿地方大,住着也舒坦。要不你们交点伙食费?”刘思雨适时插话。
杨丽连忙点头:“这倒是个办法。”
“叔叔、阿姨,你们太见外了。”莫天扬笑道,“当初思雨也没少帮我,不过是添两副碗筷的事,什么钱不钱的。”
“那就麻烦你了。”刘成祥终于松口。
刘成祥夫妇愿意留下,让莫天扬安心不少,这样他也能更专注于事业的发展。
这天中午吃饭时,莫天扬问陈宏利:“宏利,涛哥那边的豆芽卖得怎么样?”
“涛哥的豆芽早就打出名声了,他的精品果蔬店在浅驼已经是金字招牌。虽说王喜山他们的豆芽口感比不上咱们的,但比市场上那些用养殖箱种出来的要好太多,所以卖得不错。虽然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块多,但基本上都被那些买不到咱们豆芽的餐馆预定了。”
“每天的销量呢?”
“一上午就能卖完。涛哥觉得店面有点小,正打算开家分店呢。”
“那就好。对了,把每天的豆芽钱都给大伙结了吧。”
陈宏利等人闻言都愣住了:“天扬,合同上不是说好十天一结吗?怎么突然要……”
“大家赚的都是辛苦钱,压十天的话,他们的资金周转可能会紧张。先一次一结,等他们宽裕了再按合同来。”
胡标赞同地点头:“前段时间因为豆芽的事,不少人被罚了款,这次重新整修豆芽房又花了不少。天扬考虑得周到,及时结账能让他们安心,这样才能好好干。不过得跟他们说清楚为什么突然改变结账方式。”
“天扬,他们这一次能赚多少?”曹勇好奇地问。
“市场价一斤两块五左右,咱们给他们三块一,涛哥那边一斤三块六。每斤他们能赚五**多,一千斤的话就能赚五百多。扣除成本和人工,一千斤豆芽能净赚六七百。”
“这也不少啊!王喜山他们一共九个人,算下来每人能分**十块呢。”
莫天扬点头:“七八十块没问题。种豆芽虽然辛苦,但只要能坚持下去,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行,我们下午就去办。”
晚上吃饭时,陈宏利笑着对莫天扬说:“天扬,你是没看见大伙拿到钱时那个高兴劲儿,王喜山都快哭出来了。”
莫天轻轻叹息:“主要是穷怕了啊。”
前段时日,村民自己用沙土培育豆芽,没几天就被查封,唯独莫天扬安然无恙。如今他帮着大家卖豆芽赚了钱,这事在十里八乡传为美谈,不少人都动了心思,托人找上门来,也想跟着莫天扬学习豆芽种植技术。
对于乡亲们的请求,莫天扬来者不拒。他真心希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无论谁来请教,他都倾囊相授。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越来越冷,但在温室里干活的人们却每天都穿着夏日的短袖。黄瓜、豆角已经可以采摘,茄子、辣椒也就这几天的事。
虽然黄瓜、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