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71 渤硕混蛋,划清界限
“王爷,我们吸取渤小爷的教训,千万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细水长流吧。”乔楚板脸道。
元溱:“我能和渤硕一样?微臣冤枉至极。”
是不一样,乔楚扑哧笑出声,回头看元清郅不情不愿的被渤硕拖上马车,大约给渤硕当树洞去了。
元溱驱着汗血马凑过来,“不管他们,走,送你回家。”
乔楚探身过去亲他一下,元溱是元溱,渤硕是渤硕,她不该把他们混为一谈。
两人打马离去,和等在城门口的徐邺郑校尉等人汇合,然后送乔楚回去。
路上他严肃批评了乔楚,他都已接纳郑校尉做王府府兵首领,乔将军怎还形单影只,是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吗,那他这个本朝第一高手可就不服气了。
乔楚被他搞得哭笑不得,只得答应以后出门带上猛琥,还现场给猛琥定下军衔:二品建威将军麾下护卫营守备统领,擢升至五品。
元溱这才放过她。
回府后母亲已经入睡,乔楚问过杜管家,秋暖阳是真走了,只给她留下一页纸八个字:渤硕混蛋,划清界限。
好吧。
第二天她倒不必上朝了,她是武将不是文官,只在有事或被召唤的时候上朝就可,其余时间要专心办差,估计以后要天天往上安镇的营地跑了。
母亲刚回府,乔楚拿出一上午来陪着母亲,打算午饭后再去上安镇营地。
早饭刚过,府中迎来姨家表妹元吉君和她的哥哥元自寅,还有从未见过的客人,来自东境的梵王妃和长女梵宜珈。
元吉君和元自寅还好说,姨母家表哥表妹,原本说的这几天要聚一下,毕竟母亲从华光寺回来了。
梵王妃和梵宜珈就来的出其不意了,除了互送些东西维持关系不断,乔府和东境梵王府素无人员往来,乔楚甚至都不知道这位表嫂嫂王妃和外甥女来了京城。
元吉君给姨母行礼,解释说今日聚会是她召集的,至于为何梵王妃母女在京城,就由她们自己解释吧,现在麻烦姨母先给她指个地方,她和哥哥说点紧要事,之后一大家子再聚。
好吧,原来是她家借地盘的,至于吗?乔楚无语。
就,今天每个人都透露着诡异,唯有大表哥元自寅没心没肺,开口就要鱼丸汤喝,结果被亲妹妹拖着向另一个院子。
乔楚作为乔府的主事人,只能好好待客,请王妃嫂嫂和梵宜珈入座,并夸起梵王府长久供应的鳟鱼,说现在乔府的鳟鱼鱼丸汤已是名声在外。
其实外祖的王位都给他们了,他们时时送些鳟鱼来京城,只为维系着最基本的交往罢了,真有心,当时梵王府完全有能力去北境替父兄四人收骨,母亲又何必麻烦英王就地安葬,以待来日?
来日终于有了乔楚能撑起门面,收骨的最好时机已过,也只能在京中给父兄立衣冠冢了。
横竖大家是隔着很多层的。
就是想不到,梵王府和姨母家表妹倒是有联系。
梵王妃很有礼节,笑道:“还是京城住着的人比较会吃,我们在东境就想不到可以制鱼丸。”
这话听着是奉承,却并不怎么舒服,乔楚不想解释为何制成鱼丸,只淡淡一笑,维持着最基本的礼节:“表嫂谬赞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嫂嫂和表侄女,母亲也是第一次见吧?
梵喜捻着一串佛珠,不紧不慢的点头,时光荏苒,一晃现任梵王都和乔楚一辈了,论起来梵宜珈该叫她表姑祖母的,而乔楚虽才二十一岁,也当上了十七岁梵宜珈的表姑姑。
梵宜珈在母亲的指引下,不大情愿的给姑祖母和表姑姑行晚辈礼。
她是郡主身份,又是父王的嫡长女,给梵王府前郡主梵喜行礼也就算了,乔楚算什么呢,充其量一个承袭侯爵的粗鲁女将军,还只比她大四岁,却要做她的长辈。
待她行完礼,梵喜念一声佛号,将手中的念珠送给她,说这是自己入寺修行时便陪在身边的佛珠,望这珠子能带给侄孙女福气。
梵宜珈接过佛珠,没有声调的道谢,乔楚便知道,她是嫌这串珠子不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