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二凤就是小福将
“长公子,大王让您过去参加廷议。”
参与廷议?!
无论何事都证明秦王有意培养他的政治素养和治国才能。
二凤整理了一番衣冠,走出流光宫,恰巧看到秦王政向他走来。
“儿臣见过父王。”
“走吧。”
秦王亲自带着二凤步入低调奢华的章台宫大殿,王翦、李斯等人早已侯在两侧。
诸臣向秦王政施完礼,便看到二凤端坐在秦王政旁边。
今日所议之事非同小可,事关灭赵。
秦王竟让二凤坐在身边旁听,都看得出来,秦王政这是有意栽培长公子,并让其担任继承人。
蒙毅、蒙恬见替长公子感到高兴,赵高、李斯见此心里则另有想法。
“诸位爱卿,今日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灭赵策略,赵国境内近日传来消息,赵王与武安君李牧不和,朝廷内乱,于我大秦而言,实乃良机。王将军,既是你得到的消息,你先来给诸位讲一讲具体情况。”秦王望向老将军王翦。
王翦起身出列,站在中间,气势沉稳地拱手作揖道:“诺!”
“诸位皆知,秦赵两国互相征伐素来已久,自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四十万精兵,几乎到了亡国之境,但长平之战后,咱们大秦发动了数次攻赵之战,虽有小胜,但最后皆败北而归,每次失败皆因赵国大将李牧。可以说李牧凭借一己之力让风烛残年的赵国续命几十年。我研究过李牧,此人沉稳老辣,熟读兵书,料事如神,咱们像以往一样跟他硬碰硬并不易取胜,所以我就暗中派出细作入赵,买通赵王身边宠臣郭开,诬陷李牧、司马尚勾结匈奴,赵王本就对‘消极抵抗’的李牧心怀不满,现如今赵王已经下令撤掉李牧,李牧一撤,赵军则不可惧,咱们即可发动第三次灭赵之战。”
王翦说完后,诸位朝臣便开始互相商议。
很快,李斯站出来道:“敢问王将军,赵王既已撤掉李牧的军权,是谁替他?”
“赵葱!”
赵葱?!二凤对此人印象深刻,上次就是他率一万大军拦截自己,最后被自己活抓,用来交换出数万秦军。
此人的作战才能远不及李牧,想不到竟然会官拜大将军,几乎统领赵国所有军队。
果然,玩军事的通常斗不过玩政治的。
听闻赵葱接替李牧位置,李斯表情轻松地跟秦王政道:“回禀大王,如此,此番攻赵之机成熟矣,赵葱眼高手低,刚愎自用,凭借王室身份官居高位,下面将领必不服他,君臣不和,将兵不一心,败军之道。”
秦王政深以为然 ,接着道:“秦先祖一直致力于武力统一六国,自商鞅变法至寡人上位一百多年间,除却西戎巴蜀南越等小国,大秦与六国总共进行了六十五次作战,其中作战次数最多的是魏国,与之共进行了十六次作战,六国或者五国实行合纵,联合向秦国发动四次战争,另外与楚国作战十四次,与赵国作战十三次,分别与韩、齐、燕进行了十二次、四次和二次战争,这些战争中,大秦全胜五十八次,败北的仅有四次,秦国通过战争越来越强,大大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实力,但灭六国如何这么难,主要就是因为赵国,所以要想灭六国必先灭赵国。”秦王政道。
二凤听后深以为然,赵国就是六国的主心骨,虽然难啃,但必须先将其消灭掉。
赵国等同于哲学里的主要矛盾,赵国一灭,六国尽可灭。
“回禀大王,臣愿意率军出征,攻打赵国!”蒙恬出列,义正言辞地道。
王翦亦站出来道:“大王,灭赵之战事关重大,老臣愿意亲自领兵出征,不过老臣有一个小请求。”
得知王翦自告奋勇当主帅,秦王政眼里莫名的激动。
在秦国,王翦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有他亲自率军打仗,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战胜的机会,还会无形中鼓舞三军将士。
对于他的请求,秦王自然会尽力满足。
“王将军有什么需求,尽管讲出来,只要寡人能做到的,自当尽力而为。”秦王政道。
王翦:“臣灭赵需要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大军?没有问题!王将军还想要什么?”秦王政当即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