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私奔
马车走了一会儿,突然在商业街停下来。
一个棕色长发的年轻人跳下马车,向街角一家餐厅走过去。直到马车消失在路的尽头,他才调转方位,走回另一条路。
年轻人穿着一身正装,有领结,兜里有块怀表。棕长发也束起来,看上去很正经。
他今天陪一个公子哥儿来看戏。那家伙最近突然迷上了戏剧演员,但没有欣赏戏剧的兴致。上次还能坚持看到结尾,这次不到一刻钟就呼呼大睡。
连演员的面都没见到,更别提送花了,害得他还要扶他上马车。
只是,他没想到公子哥儿居然还好心帮过一个女孩。为了应付她,他只好发挥演技,用了花束的一朵玫瑰。真是辛苦的一天……
步行街。
海泽尔两人回洗衣店,已累得筋疲力尽,想匆匆洗漱睡觉。但洗衣店内却人声鼎沸,吵吵闹闹。
原因无它,很多洗衣店的顾客上门质问希梅纳夫人,好好的衣服,怎么就洗坏了?
要知道,顾客送来的衣服不只有自己的,一般是一大家的,不是个小数目。谁家没有七八口人?
普通人家的衣服就那么多。这件送去洗了,只留下一件干净的替换着穿。洗衣店洗坏的衣服,几乎占了顾客全家衣服的一半,顾客当然生气,纷纷要求希梅纳夫人给个说法。
这个说法,自然是赔钱。
很多人抱怨,以前很信任希梅纳夫人的洗衣店,洗的衣服也很好,为什么这次却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还有人说:“早知道这样,不如去刚开门的老凯特洗衣店!”
洗衣店满得几乎站不下人。
希梅纳夫人被一重又一重的人群围着,尽力堆起笑容,说些好话安慰顾客,还让三个孩子端茶倒水,殷勤地问候人们。
但是,人家喝茶后也不买账,依然要赔偿。
希梅纳夫人当然是不肯赔钱的。
一是,衣服并非她洗坏的;二是,衣服本来就是旧的,顾客却索要新衣服的价钱,这怎么行?
但她面对愤怒的人们,毫无办法。
而且,老凯特的洗衣店开业,是有力的竞争对手。希梅纳夫人已经在信誉上一败涂地,只能吃下这个闷亏,不能让顾客更加厌恶她。
如果今天不给钱,她的洗衣店恐怕会被愤怒的人们扒掉。
希梅纳夫人愁眉苦脸打开钱箱,向外掏钱。每掏出一分钱,她的心就像被刀子割了一样钝痛。
希梅纳夫人几乎心如死灰。她多年攒下的信誉塌了,钱也没了。
与此同时,希梅纳夫人没有注意到女儿约兰达站在一旁,她紧紧盯着那些钱,暗暗计算总额。
约兰达知道母亲有个钱箱,但不清楚它在哪儿。现在,她刚好借此机会知道钱箱的位置和价值。等希梅纳夫人不在的时候,她方便拿钱。
好不容易应付完上门的顾客,洗衣店的人都匆匆洗漱睡觉。
希梅纳夫人是真累了,都忘记向海泽尔姐妹要钱。
海泽尔一觉睡得酣畅淋漓。
第二天起来,依然卖花。
去进花时,卖花女们互相打听收入,暗搓搓地比较。谁都知道在昨天的情人节,大家一定赚了很多钱。
这对平日里利润微薄的卖花女来说,是一大笔钱。这笔钱可能用于买面包、添置衣物,或者上交家人。
有的人性格爽快,赚了钱,还说要请朋友去看戏,引得好几个人在她身边起哄再请一杯甜水。
情人节的花价高。过了节,鲜花价钱就跌了。
但是,今天的花价依然居高不下,不遵守市场规律。玫瑰的价钱还是和情人节那天一样贵。
很多人不满,提醒老板这是坏了规矩。情人节已经过去了,玫瑰应该回到正常的价格。
老板却不答应,装傻充愣。人群骚动起来。起先只是窃窃私语,后来不满声越来越大。
一个卖花女尖声说道:“玫瑰的价钱太贵!现在不是节日,该降价了!”
鲜花在节日涨价,卖花女是能接受的,她们的顾客也能接受。但情人节已经过了,就算她们用高成本买下这些玫瑰,顾客也不买账。
老板想掏空她们的钱包,但还是装出一副和颜悦色道:“格莱特,你已经是我的老顾客了,有什么话还不能好好说吗……玫瑰没有涨价,只是保持原价而已。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最近天气不好,雨水大,玫瑰减产,节日期间需求量又大。为了给你们充足的玫瑰,我可是跟兄弟吵了一架……”
有人吐槽:“但情人节过了就应该降价,以往都是这么做的。”
但老板像没有耳朵一样继续说:“你们以为我的生意就好做吗?我要操心十二个孩子的生活费……”
“难道这里只有他一家卖花吗?”有人生气地说。
广告便来了:“我朋友在橡树街的嬢嬢那里也可以批发鲜花。想去的跟我走!”
于是人群便分流成两边,其中一边气势汹汹地离开,后面还跟着一个一个卖花女。
多亏了这些抗争者,老板害怕顾客流失,才连忙松口,恢复了玫瑰半个便士的价钱。
大家勉强接受这个结果。
今天卖花,生意显然没有昨天好,顾客少了许多。
除了卖花,其他小贩的收益也不如昨天。有些比较懒的小贩干脆将位置租给别人,自己去吃喝玩乐了。
卖完花回来,两姐妹发现洗衣店里没有人。
这很蹊跷。现在是傍晚,夕阳未下,希梅纳夫人和约兰达不会睡那么早。
海泽尔挠挠脑袋,和妹妹去二手货店找玛丽玩了。
她们和二手货店夫妇打了招呼,就被玛丽邀请到后院自己的房间做客。
玛丽打开门:“你们就留在我这里吧。希梅纳夫人去看老凯特新开的洗衣店了。”
海泽尔惊诧:“老凯特这么快就开店了?”
“也是巧,她侄男很快就找到了房子的买主,步行街上又恰好有一个火柴店想转租。”
说到这里,玛丽又说:“我看过那家店,装修得可以,地板铺得好。房子是脏的,但打扫打扫也凑合。老凯特家要是租下,收拾两天就行了。”
“她前天还来过我们店买洗衣工具,要了洗衣棒、水盆、苏打粉、肥皂……买了很多。”
玛丽说着说着有些感慨,这在以前,真是难以想象那个孤苦无依的老婆婆能出手这么大方。
老凯特走后,二手货店一家人还兴致勃勃地讨论。
老凯特这么快就把卖房的钱给侄男一家开店,真不明智。
但是她也促成了二手货店的生意,他们还是喜闻乐见的。
“听说她今天就开张做生意了。这听起来有点仓促,但那些熨斗、水桶,很好置办。洗衣服一般是一周后才送到客人手里,她即使这两天不能洗,过两天加班加点也能赶工。”
玛丽又补充:“她侄男家有九个孩子呢,我想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