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帝台明珠》

141.改盐引制

时近黄昏,民佑殿内已掌了灯,将宁令仪清减的身影长长投在御案之后。她刚批完一摞奏章,农子石便由内侍引了进来。

自宗室“劝捐”一事後,他在宁令仪心中的分量,早已非寻常臣子可比,治世能臣,莫过于此。

“陛下。”农子石行礼。

“农相不必多礼,坐。”宁令仪放下朱笔,目光沉静地落在他身上,“可是为军粮之事?”

“陛下明鉴。”农子石也不客套,径直在锦墩上坐了半边身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臣反复核算,缺口仍大,况且,粮食运至边关,其间损耗,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宁令仪微微颔首,这些,她何尝不知。

便是得了几百万银子,粮草军械,仍显得捉襟见肘。

“我明白。”她轻声道,“农相此来,想必有了主意。”

农子石拱拱手,道:“陛下,如今这局面,如同一个脓疮,不动刀割去腐肉,便是全身溃败之时。漕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远水难解近渴。税制更是积重难返,非一朝一夕可撼动。”

“臣思来想去,唯有一处,可以动。”

“盐引。”宁令仪缓缓吐出两个字。

“正是!”农子石身子前倾,“盐利之厚,堪称天下第一,足以养兵百万。井家在朝几年攫取近半,苏大人已查明,旧引滥发,市面上十之七八是死引,盐商持空引无盐可支,百姓持银两无盐可买,而朝廷也收不到应有的盐税,此乃国之血脉,被上下其手的蛀虫堵塞。若疏通,则大业可成,粮草无忧。”

殿内一时寂静,宁令仪沉默很久。

“农相,”她抬起眼,目光如古井深潭,“你可知,此举一旦开始,便是与这数万人为敌?掀起的风浪,恐比宗室之事,更甚十倍。”

农子石闻言,脸上非但无惧,反而露出一抹坦然笑容,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袍服,对着宁令仪深深一揖。

“陛下,若行此事,不过动摇数万蛀虫之生计;若不行此事,则北朔铁骑南下,动摇的便是数千万黎民百姓的生计!臣,早已被那些人恨之入骨,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恨到底吧!这千古骂名,老臣一身担了!只求陛下,予臣利剑,斩断这腐肉。”

宁令仪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

有如此臣工,是她之幸,亦是国之幸。

“好。”她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我,准你所奏。”

*

翌日,农子石于朝会之上,慨然上奏。

奏请冻结井家及其关联势力所持全部旧盐引,需经严审后方可兑换,同时,成立由皇宫总务大臣苏轻帆兼领的“盐政清厘司”,统管新盐引发行。

最关键的两条,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把,瞬间点燃了整个朝堂。

其一,只认由盐政清厘司签发之新引,不认旧引,此举等于将盐业专营之权彻底收归宁令仪之手。

其二,新引获取,商人运送粮草至前线,经验收后,由军方直接签发新盐引,于产盐区设中央直管盐仓,专司兑付新引。

此策之妙,在于一举三得:前线得了急需的粮草物资,商人得了稳定丰厚的利润,朝廷更借此绕开了腐败低效的旧官僚系统,将财权、军权紧紧握于手中。

此议一出,满朝哗然!

旧盐引不能用了,新盐引需要运粮草到前线?

这个政策彻底绕开了户部、漕运、以及地方盐务的整个文官系统,将帝国最肥厚的一块利润,直接与军功绑定,收归于宁令仪之下。

这每年几百万两的利润,直接被宁令仪拿走了,谁甘心?

弹劾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民佑殿,比之上次宗室风波,猛烈何止数倍。

连老成持重的王敬之王首辅,面对几乎占据朝堂十之五六的反对声浪,也感到压力如山,数次进言,恳请宁令仪缓行或另择他法。

可宁令仪心意已决。

她看透了,这不仅是利益之争,更是权力之争,若此关不过,她将永远被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掣肘,所谓的宏图大业不过是空中楼阁。

她顶着滔天的压力,力排众议,朱笔批红:“依议,着苏轻帆、农子石会同军务处,即刻施行!”

诏令颁行天下。

旧利益集团如何肯坐以待毙?那些手中握着已成废纸的权贵豪商们,迅速行动起来。

先是市场恐慌,谣言四起,言说新政苛酷,盐价将飞涨,百姓纷纷抢购囤积,市面动荡。

紧接着,东南盐枭、与旧盐引利益勾连深厚的地方豪强,竟公然组建造反!

一时间,天下震动,竟有好几处州县传来叛乱的消息,乱军打出的旗号便是“清君侧,诛农贼”,企图以武力逼宁令仪妥协。

京城之内,暗流涌动,弹劾农子石甚至暗指宁令仪“与民争利、动摇国本”的声浪愈发高涨。

面对如此局面,宁令仪冷笑一声。

他们以为她是女子,即便摄政,即便功高,也合该如历来那些主少国疑时的太后一般,对他们百般怀柔,步步妥协,靠着他们的忠心来维系统治。

他们以为她会爱惜羽毛,会畏惧史笔如铁,会不敢承担暴虐之名。

可惜,她不是。

她是宁令仪,是从血火尸山中爬出来的宁令仪,是光复河朔、远征西羌的宁令仪!

她能亲手将几十万亩良田分予追随她的将士,就能让这支虎狼之师,为她踏平世间一切不服之地!

她可不是软弱的皇帝,她是手中有兵权的宁令仪!

“传令王猛子、潘灏,”她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不带一丝温度,“凡举叛旗者,无论背后是谁,皆视为国贼,立诛不赦!”

*

两淮之地。

这处坞堡乃当地豪强冯氏所建,墙高沟深,存粮充足,更是公然打出了反对盐引新政的旗号,拒不纳粮。

潘灏率领的平叛大军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潘灏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稳扎稳打,切断了堡内与外界的联系,数日后,堡内人心浮动。

这一夜,堡门悄然开启一条缝隙,一个黑影被悄悄送到潘灏军前,是冯家的老管家,他跪地泣诉:“潘将军,我家老爷他鬼迷心窍,已知错了!求将军网开一面,冯家愿献出半数家产,并所有盐引,支持新政……”

潘灏端坐马上,甲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晚了。陛下有旨,举叛旗者,立诛不赦。此风若开,日后人人可反,反不成再降,朝廷威严何在?新政又如何推行?若在王师抵达之前开城请罪,或可宽宥。如今兵临城下,尔等已是阶下之囚,有何资格谈条件?”

他语气更冷:“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明日辰时,若不开门投降,我军破堡之后,鸡犬不留。”

次日辰时,堡门未开。

潘灏不再犹豫,令旗一挥,麾下精锐如潮水般涌上。

不过半日激战,这座经营了数十年的坞堡被攻破。

潘灏入堡后,第一件事便是将冯氏家主及其核心党羽押至堡墙之上,当众宣读其叛乱之罪,随即斩首示众。

冯家积累百年的财富、粮仓、乃至暗中打造的兵器甲胄,尽数成了平叛大军的战利品。

一段时间后。

苏轻帆向宁令仪汇报:“陛下,王猛子与潘灏将军已平定江淮各处之乱,抄没叛逆家产折银逾百万两,物资无数。”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