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处置
嘎鲁玳拉了拉胤禩,夫妻俩率先跪下:“求皇阿玛怜惜三姐姐。她小小年纪远嫁蒙古,已经为满蒙联姻付出了所有。不能,也不该再留她在喀喇沁受煎熬。”
杜棱郡王一听这还了得?
公主儿媳妇回去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她这一走,这破坏满蒙和谐的大黑锅不得悉数扣在噶尔臧跟整个喀喇沁蒙古头上?
“使不得,使不得啊,阿木古朗汗!”
杜棱郡王哭嚎着,揪着逆子的耳朵就要跪下请罪。连说小夫妻两个平时好好的,草原上哪个不夸,哪个不羡慕呢?
都是这逆子喝了二两猫尿,不知今夕何夕了。
还请阿木古郎汗看着两人成婚数年,子女双全。哪怕看着您可怜外孙外孙女的面儿呢,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能说他这反应的不快,可架不住噶尔臧他中了招儿,不但不配合,还拼命拆台啊!
这不,他话音方落,噶尔臧就开始狂笑:“哈哈哈,还哪个不羡慕,羡慕什么?羡慕爷当了绿毛龟,公主不知道有多少个俊侍卫?”
“还是羡慕爷堂堂郡王次子,却见自己的公主媳妇都不能自在随意。得先通过她身边嬷嬷,爷收拾那嬷嬷,她还觉得爷粗鄙,派侍卫拦着爷?”
“娶媳妇不能随时在一处,还不能纳妾。瞅着她不检点还……这简直就是活王八的日子,到底是谁特娘在羡慕啊!”
这话一出,全场震惊,端静公主更是气得发抖。
良嫔起身,将她护在了身后:“荒唐!皇恩浩荡,以公主下降于你,你不思安分守己,好生伺候公主。”
“僭越至极,却还胡乱攀诬公主名声,是自己不想活,也不顾及自己九族死活了么?”
要说这人走运啊,真是神仙都挡不住。
之前嘎鲁玳送进宫的超级蔬菜们,卫氏误打误撞自用了两份。
不想效果超群,整个人如返老还童。
重获年轻+复宠+升位。
这把嘎鲁玳偷偷做了点小手脚,催生了点儿有特殊效果的调料,想着让某疑似家暴公主级的大胆额驸暴露一下真面目。
又让她亲婆婆临危不惧救公主了不算,良嫔话音刚落,效果结束。
回过神来的噶尔臧吓亡魂大冒,腿都软了呀。
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而这在康熙看来,可不就是自家爱妃声色俱厉,吓得那混账屁滚尿流吗?
好好好,这简直是糟心一天中唯一让他欣慰之事。
康熙欣慰地拍了拍良嫔的手,再看噶尔臧的目光就跟死人差不多了:“朕原以为你虽只是杜棱郡王次子,但也算武艺出众。”
“这才忍痛割爱,将端静下嫁于你,甚至准备将来让你承袭杜棱郡王之位。皇恩如此浩荡,你不感激涕零,还敢如此慢待公主,当着朕的面呢还大放厥词?”
不不不,噶尔臧疯狂摇头。
他不是,他没有!
他疯狂解释,说自己刚刚好像被什么控制了一样,所言所行,根本不是出自本心。
结果……
太医、萨满之类联手排查,什么医学玄学手段都用上,也没查出点不妥来。
嘎鲁玳垂眸,遮住眼底笑意。
就等着看康熙怎么处置这个当着他面,就敢侮辱他女儿名声的好女婿。
会和离么?
会直接把端静公主捞出火海,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吗?
咳咳。
原本,嘎鲁玳对此是不抱希望的。毕竟相关史料记载,公主也没少跟皇阿玛求助过,结果……
为了满蒙联姻国策也好,传统观念束缚也罢。
总之康熙是劝和不劝分的。
即便噶尔臧被囚禁至死,死后尸体也是跟公主合葬了的。
咦~
就怎么说呢?
好在世间没有魂灵,否则公主泉下有知,还不得被气活过来?
而在今日之前,端静公主也不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脱离苦海。但有刚刚那么一出,她心里又忍不住燃起了点儿希望的小火苗。
这不,噶尔臧刚狡辩完,公主就惨笑着撸起了胳膊。
说起自己大婚之初就被各种怀疑误会的过往,明言自己一死不足惜,大清威严不可冒犯。
胤禩第一个跪下认同,请皇阿玛允许三姐姐和离,并严惩罪人噶尔臧。
一个闪神间就错失第一个给妹妹撑腰之名什么的,直郡王也是满心懊恼。接着赶紧跪下,认同八弟看法。
其余诸皇子也都纷纷跪下。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面上都是大清公主不可欺。
君臣之礼不可逾越。
圣驾面前,这噶尔臧还敢如此嚣张,平日里公主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呢云云。
平日里关系不如何融洽的皇子们都如此,更何况是将公主一手养大的太后呢?
她老人家直接按了按眼角,拉着公主的手哭:“都是哀家失察,没看出这小子外表憨厚,内里藏奸,害苦了我们端敬啊。”
端静公主哪敢把这大锅往太后身上甩?
连连摇头,只说自己福浅命薄,摊上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偏她还个性要强,素来报喜不报忧。
以至于成婚数年,皇阿玛、皇玛嬷跟诸兄弟都不知道她过的什么苦日子。
主打一个不管事实如何,表面肯定粉饰得平平的。
打落牙齿往自己肚里吞,绝不给皇阿玛添任何负担,只将一切都寄托在皇父的良心上。
可当皇帝的,哪有那玩意儿?
都是政治考量而已。
关键时候,嘎鲁玳给太后递了个帕子:“怒大伤肝,皇玛嬷还请万万释怀。相信皇阿玛不管是为了女儿做主,还是为了整体考量,都会审慎处理。”
“不然女儿受苦,当皇父的心疼不说。任由此类事情不断发生,于朝廷对蒙古各部的管理也不利啊!”
换言之,喀喇沁部但凡把你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不是?
众所周知,康熙是个高产皇帝,其子嗣数量在历代君王中那也是名列前茅的。
而物以稀为贵,子嗣也一样。
但凡公主真的受宠,也不至于写血书求援都全无效果了呀。
可若这一切与帝王脸面、朝廷威严甚至朝廷对蒙古各部管控紧密相关时,就又不一样了。
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