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签约清大
与此同时。
这一日,三家媒体几乎不约而同,把同一个名字推上了头版头条——
《高烧失利跌入普通班,他却一路逆袭成了新科状元》、
《一盏灯照亮十七年:黑马状元的故事》、
《震惊!“喝了么”老板是谁?竟是今年高考理科状元》。
三篇报道,三种角度,三种迥然不同的笔调,却共同把周屿的故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最吸睛的,还是最后一篇。
“状元”与“奶茶店老板”的双重身份,几乎以一种荒诞又传奇的方式,彻底点燃了公众的好奇心。
尤其是“喝了么”,在过去半年早已是年轻人的潮流打卡地,近期更处在高速扩张期,声势和噱头不断。
如今,一篇状元新闻,让原本不知道这家店的人全都知道了;知道的人,更是被二次震撼。
网友们的评论瞬间刷屏:
【我他妈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
【人家一边读书考状元,一边创业当老板;老子三十岁了还在玛卡巴卡!】
【???关键这哥们还长得挺帅?**,这世界太不公平了吧!】
一时之间,网络和现实同时沸腾。
这场意外的联动,无异于一场免费的“超级营销”。
新闻的发酵,让“喝了么”的声势不仅再次爆红临安,更被推上了全省热榜,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势头之猛,出乎所有人意料。
可事实上,这一切早就在周屿的计划里。
要不然司邦梓怎么就那么刚刚好出现在两个菜鸟记者面前?
要不然,他又怎么刚刚好声情并茂的讲了一出全他妈离谱又真实的故事。
当然,这死胖子自己也狠狠装了一把,大爽特爽就是。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只是序幕。
老小子真正的棋局,早已盯向了更广阔的版图——省内及全国的扩张。
借自己的势,放自己的火,这才是最锋利的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省理科状元临安这边可有两个。
可那位所有媒体眼中的宠儿——林望舒,没有接受任何采访。
她的父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母更是高不可攀,林总、王总平日里就难约见,更遑论媒体采访。
林望舒那边连“高地”都上不去,媒体的火力只好集中到了周屿这边。
可老小子呢……也一样玩起了“失踪”。
不是什么神秘操作,实际上只是在家里忙工作、谈恋爱,顺便睡了个昏天黑地。
于是,倒霉的便是小徐老师和亲爹妈——被堵得团团转。
事实上,这天一大早,晓英酒楼就已经热闹非凡。
一边是之前约好的专访团队,另一边是受新闻刺激而来凑热闹的街坊邻居。
人比昨天足足多了好几倍,门口都快挤成菜市场。
这一天,小酒楼里热气蒸腾。
这老两口嘴里说的最多的三句话便是:
“谢谢关心,谢谢祝福。”
“哪里哪里。”
“没错,周屿是我儿子!”
天色渐晚。
周屿迷迷糊糊地从桌上爬起,揉了揉眼睛。
下午哄林望舒睡觉,自己也跟着迷迷糊糊趴在桌子上,一睡就是好几个小时。
他看了眼手机,电话早就不知什么时候断线了。
林望舒倒也没再发新的消息,大概还在昏睡。
屏幕上,一串未接来电。
几个陌生号里,有两个格外显眼——京城来的,一个是华晓清,一个是龚小京。
正想着按顺序回拨过去,电话却恰到好处地响了起来。
屏幕上亮着名字:华晓清。
“喂,华老师好。”周屿声音还带点睡意。
“周屿同学,晚上好啊,吃饭了吗?”
“还没呢。”
两人寒暄几句,便很快切入正题。
华晓清开门见山:“是这样的,昨天咱们聊了很多,聊得很深入,也很不错。”
——可不是“不错”嘛。
都降维打击成什么样了.
周屿心里腹诽,嘴上倒是还谦虚着:“是华老师学富五车,博学多识。和您聊的那一个小时里,我是受益匪浅。”
电话那头,华晓清轻轻一笑,开始直奔主题了: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周屿同学,你昨天的表现让我很意外。理科状元这个头衔,本身就已经足够亮眼,但你展现出来的思维和格局,远远不止于此。”
他停顿片刻,又道:
“所以我今天一直在给你打电话,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内部也在一直开会,我也和上面领导汇报申请过了。”
“奖学金这边,我们会在原有基础上,给到双倍。昨天我许诺过的条件,也全部算数。”
“包括你提到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你说的那些,有些已经有扶持渠道,有些暂时还没有,但没有的,我会尽量去争取。”
“正好,我分管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别的不敢轻易承诺,这个,我还是能做到的。”
华晓清的声音沉稳,字字清晰。
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气场。
可这一刻,他心里却并不如声音那般笃定。
自从昨天那场“面试”之后,再和周屿说话,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说是他在考察学生,可实际上,回想起来,整场对话自己倒像是被考了个透彻。
明明是他提问,可每个回答都被这小子牵着走,最后连自己的思路都被掰得七零八落。
所以此刻,他心底竟升起了一丝古怪的错觉:自己好像……又正在被周屿面试!
这该死的!
话说完,周屿没有立刻回应。
电话里,短暂的安静。
这沉默,让华晓清心头莫名一紧,甚至生出点小紧张。
而周屿这边,却是心里一阵意外的惊喜。
昨天华晓清开的条件,他已经觉得是“竭尽全力”了;
可没想到,今天居然又给奖学金加倍,还把他那一堆苛刻的创业扶持要求,直接当场表态了。
当然也许都是画饼,但这个态度,周屿还是比较满意的。
实质上的预期不仅达到了,还超出了。
更何况,他本就偏向清大,毕竟那是他两世都想圆的“水木清华梦”。
此刻,也没必要再拉扯、拿乔。
就在华晓清等得有些焦灼之际。
周屿轻轻一笑,利落开口:
“好,谢谢华老师的认可。我们什么时候签协议?”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瞬。
华晓清明显愣了半秒,随即忍不住笑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