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关心堂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句话里周屿刻意加重了“高四”两个字。
哪壶不开,偏提哪壶!
大姑和堂弟双眼一瞪,母子俩表情还神同步,皆是一愣。
显然完全没料到周屿敢这么和他说话。
毕竟之前,穆桂英对他们家全员算是逆来顺受。
在他们眼里,老周这一支,就是软柿子,捏烂了也没人敢吭声。
你扇他一耳光,他还得给你道歉呢。
尤其是堂弟——本来周屿考的这么好,他就酸的不行。
补习部压抑的氛围更是让他憋了一肚子火。
听到“高四”这两个字,简直像被人当众抽了一鞭子。
就在大姑正欲开口之际,堂弟率先出发了,似乎找到了宣泄口,直接输出三连:
“我上不上课关你什么事?”
“周屿,**以为你是谁啊?”
“先管好你自己吧——学费凑齐了吗?”
——嚯,炸了炸了!
话音一落,空气陡然一静。
周屿一听,乐了,随即笑了,嘴角咧开得更大。
众所周知,吵架的时候,谁先上脸谁吃亏!
周围的长辈除了大姑,全都一愣,
显然没想到,周屿一句轻描淡写的“问候”,竟能让这小崽子直接原地起爆。
而身为母亲的大姑,也没制止。
她本就习惯性地纵容,
更何况,这几句话,也正戳在她的心坎上——
她一直瞧不起老周一家那副“穷酸样”,
可偏偏高考这件大事,她的宝贝儿子滑铁卢,人家却风光起来了,
这让她心里哪能舒服得了?
说起来,草包堂弟能长成现在这样,也不奇怪。
他从小就是被偏爱被宠坏的小儿子,恶劣的要死。
说他熊孩子都是抬举了。
小时候,明明自己家里玩具堆成山,
但就是要去抢周屿唯一的一个。
抢到了也不玩,随手就丢了或者“不小心”摔坏了。
那时候小小的老小子气得拳头都硬了,眼睛都红了,硬生生被穆桂英一句“算了算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了,妈妈再给你买过”。
这件事,老小子一直记忆深刻,都活第二辈子了,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倒不是耿耿于怀,只是很难忘记。
似乎绝大多数的华夏家长都是如此。
孩子在意的是那一个玩具吗?
在意的,是那一口气。
不过周屿从未责怪过父母。
因为父母忍这一口气,是为他。
但要争这一口气,则是要靠自己!
于是,周屿先是故作一愣,
抬起头,神情平静,语气甚至还带着几分语重心长:
“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忽然这么大发雷霆,
但堂弟啊——现阶段,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
他顿了顿,似笑非笑地补了一句:
“总不能,明年再去高五吧?”
这一句话,像是点燃了**桶。
堂弟的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嘴角一抽,声音都变了调:
“你——你算老几啊?!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说完,立刻偏头朝他妈看去,像找到靠山似的喊:
“妈!他咒我!”
——恶劣的妈宝。
大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眼神阴沉,语气陡然拔高:“周屿!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
“考上个清大就了不起啦?这么没礼貌?”
是啊,就是了不起,怎样?
都考上清大了,还不能了不起?
要说没礼貌,你要不要看看那个草包儿子?
当然,心里是这么想,周屿倒不会幼稚到直接这么说。
“我怎么了?”周屿仍是笑嘻嘻的,
“我一共只说了三句,都是心平气和的关心堂弟,我做错什么了?姑姑,我哪句话不对吗?”
穆桂英和老周在旁边彻底懵了,
两人面面相觑,甚至一时都有点跟不上这**味十足的节奏。
就在这时——
“够了!”
“啪!”老爷子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满屋人一惊,瞬间安静。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吵什么吵!
老爷子眉头紧锁,先狠狠瞪了堂弟一眼,
“有点出息没?!小屿不就问你一句今天上不上课,你在那嚷嚷个什么劲?
堂弟张了张嘴,想反驳,
可老爷子的气场犹如山压顶,还没开口,就被一句话堵回去:
“全省每年几十万考生,
但状元只有一个——你堂哥!
你现在该做的,不是嘴硬,还在这拿乔!
而是好好向他请教学习!
比你妈每年砸十几万请家教管用多了!
这话一出,大姑脸色彻底挂不住,僵硬得几乎要裂。
老爷子瞥了堂弟一眼,又道:“还有!小屿是你堂哥,大你两个月,也是你哥!别没大没小,一口一个‘周屿’的!
堂弟脸涨得像猪肝一样,却不敢顶嘴,只能硬生生把话咽回去。
场面一时间安静得诡异。
周屿却神色如常,只淡淡补充了一句,语气十分谦虚:“爷爷,其实今年理科状元有三个,我只是其中一个。
说完,又转头冲堂弟笑笑:“没关系,都是自家人。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哥哈。
堂弟瞪着他,脸更红了,连呼吸都急了几分。
老爷子看在眼里,反倒越发欣慰,连连点头:
“是啊,多向小屿学习!这才像个大人啊!
说完,又一记眼刀丢给大姑:“看看!都是你惯的!
大姑嘴唇抖了抖,脸青一阵白一阵,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讪讪低头。
穆桂英连忙打圆场,笑着劝道:“都一家人,别生气,咱今天可是喜事。
老爷子“哼
谁也不敢接话,只能跟在后头小心跟着往包厢走。
周屿看着老爷子的背影,轻轻一笑。
亲爷爷就是给力啊!
不过呢,老周在他们家也是幺崽,从小也是爷爷奶奶最偏爱的那个孩子。
到了周屿这一辈,多少有点爱屋及乌,给到周屿的偏爱也会多一点。
送走这波人后,穆桂英还有点惊魂未定,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