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保准要写检讨
陈识心里美滋滋,面上却绷着,学着领导的样子挥挥手:“乡亲们好!大家放心,维护治安,保护群众,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以后有啥困难,尽管……呃,尽管向组织反映!”
他差点顺嘴说出“尽管找我”,幸好及时刹住车,换了个更“官方”的说法。
这话要是说出去,传到局里领导的耳朵里,保准让他写检讨。
要是传到更上边的那些个大领导耳朵里,那可就远没有这么简单了!
一个跟他爷差不多大的小老头起哄:“小叔,你现在是**了,给咱露两手瞧瞧呗?”
陈识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露两手?行啊!我给你们表演个……站岗放哨!”
说着,他真的走到路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一动不动地站起了军姿。
那故作严肃又掩不住少年跳脱的样子,把大家都逗得前仰后合。
爷爷不知什么时候也溜达过来了,站在人群外,看着孙子在那“耍宝”,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手里的烟袋锅许久都没送到嘴里。
闹腾了一阵,陈识觉得这“衣锦还乡”的瘾过得差不多了,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奶奶回家。
到了傍晚,一家子围坐在温暖的炕上,喝着奶奶熬的棒子面粥,就着新烧的红烧肉、咸菜和贴饼子,气氛温馨。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屋里点起了煤油灯,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一家人。
王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给陈识使了个眼色。
陈识会意,放下粥碗,脸上的嬉笑收敛了些,变得认真起来。
他清了清嗓子,看着爷爷奶奶:“爷,奶,光顾着显摆我这身衣裳了,还有件顶顶重要的事儿,忘了跟您二老说了。”
爷爷奶奶都抬起头看向他,奶奶问道:“啥重要事儿?是不是在处对象了?”
老太太时刻惦记着孙子的终身大事。
陈识哭笑不得:“奶,您想哪儿去了!是比处对象还好的事儿!”
他不再卖关子,从怀里掏出那张已经被体温焐热的批条,在炕桌上小心翼翼地展开,手指点着上面的字和红章,声音清晰而郑重。
“爷,奶,您二老看好了。开年春,我小艺妹妹的户口,街道特批,就能迁到城里,跟我娘他们一起住了!还有,街道还给批了个旧院子,虽然破了点,但修修就能安家!以后,小艺妹妹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这话如同平地一声雷,在安静的屋子里炸开。
奶奶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爹,娘,是真的!小识跑下来的!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呢……以后小艺就能在城里落户,有正经住处了!”
奶奶这回听真切了,她“哎哟”一声,也顾不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了,一把抓过那张批条,手抖得厉害,虽然不识字,但那鲜红的印章她却认得真真的。
她看看批条,又看看陈识,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嘴角却使劲往上咧,又想哭又想笑:“我的老天爷……这……这可真是……我那小艺孙女……也能……也能当城里人了?还有房子住?”
她猛地伸手,不是去擦眼泪,而是重重拍了陈识后背一下,力道不小:“好你个臭小子!这么大的事儿,你憋到现在才说!跟你爷一个德行,心里能藏事!”
陈识被拍得龇牙咧嘴,却嘿嘿直乐:“奶,我这不是想给您二老来个惊喜嘛!怎么样?这惊喜够大吧?”
爷爷依旧没说话,但他放下贴饼子,把旱烟袋在炕沿上用力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他抬起头,看着陈识,那双平时没什么波澜的眼睛里,此刻像是烧起了两簇小火苗,亮得惊人。
他盯着陈识看了好几秒,乐呵呵道:“行,你小子……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话听着像骂人,可那语气里的欣慰和激动,藏都藏不住。
“爷,您这话说的,我啥时候不干人事了?”
陈识故意撇撇嘴,随即又得意起来,“等开了春,院子拾掇利索,小艺妹妹就能搬过去。到时候您二老随时来城里住,我弄个板车拉你们,保证比驴车稳当!”
“去你的!没大没小!”
奶奶被他逗得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下,又赶紧把那张批条拿过来,凑到煤油灯下反复地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爷爷混不吝道:“咱们家就属我大孙儿最大,所有人都得听我大孙儿的。”
奶奶对这番话认可,但是并没有给予回应,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对王娟说:“娟儿,等小艺回来了,说啥都得把为家他们一家子给叫过来,这好消息,得让她当面知道!”
这一下午,爷奶家的炕头格外热闹。
奶奶一遍遍地问着城里的院子啥样,离王娟家多远,修房子要多少钱,爷爷则耳朵一直支棱着,偶尔插一句“椽子要选结实的”、“石灰得多备点”,显出他心里的惦记。
对于这些,陈识自然是不希望他们操心太多,毕竟都一把年纪了,只需要享福就行。
陈识看着爷爷奶奶脸上那掩不住的、带着光亮的笑容,看着母亲如释重负的轻松,心里那点因为办成事而产生的得意,渐渐被一种更踏实、更温暖的成就感取代。
等到爷奶也能住到城里边去以后,陈识想要孝敬他们可就更容易一些了。
很快。
夜幕逐渐降临。
姥姥早早就裹上了棉大衣,朝着村外头走去,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小艺。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都能到城里边生活,想什么时候看孙子就能什么时候看孙子。
等到村里边农忙的时候再回来就是。
光是想想,小老头、小老太脸上的笑容就停不下来。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爹,娘,是真的!小识跑下来的!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呢……以后小艺就能在城里落户,有正经住处了!”
奶奶这回听真切了,她“哎哟”一声,也顾不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了,一把抓过那张批条,手抖得厉害,虽然不识字,但那鲜红的印章她却认得真真的。
她看看批条,又看看陈识,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嘴角却使劲往上咧,又想哭又想笑:“我的老天爷……这……这可真是……我那小艺孙女……也能……也能当城里人了?还有房子住?”
她猛地伸手,不是去擦眼泪,而是重重拍了陈识后背一下,力道不小:“好你个臭小子!这么大的事儿,你憋到现在才说!跟你爷一个德行,心里能藏事!”
陈识被拍得龇牙咧嘴,却嘿嘿直乐:“奶,我这不是想给您二老来个惊喜嘛!怎么样?这惊喜够大吧?”
爷爷依旧没说话,但他放下贴饼子,把旱烟袋在炕沿上用力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他抬起头,看着陈识,那双平时没什么波澜的眼睛里,此刻像是烧起了两簇小火苗,亮得惊人。
他盯着陈识看了好几秒,乐呵呵道:“行,你小子……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话听着像骂人,可那语气里的欣慰和激动,藏都藏不住。
“爷,您这话说的,我啥时候不干人事了?”
陈识故意撇撇嘴,随即又得意起来,“等开了春,院子拾掇利索,小艺妹妹就能搬过去。到时候您二老随时来城里住,我弄个板车拉你们,保证比驴车稳当!”
“去你的!没大没小!”
奶奶被他逗得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下,又赶紧把那张批条拿过来,凑到煤油灯下反复地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爷爷混不吝道:“咱们家就属我大孙儿最大,所有人都得听我大孙儿的。”
奶奶对这番话认可,但是并没有给予回应,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对王娟说:“娟儿,等小艺回来了,说啥都得把为家他们一家子给叫过来,这好消息,得让她当面知道!”
这一下午,爷奶家的炕头格外热闹。
奶奶一遍遍地问着城里的院子啥样,离王娟家多远,修房子要多少钱,爷爷则耳朵一直支棱着,偶尔插一句“椽子要选结实的”、“石灰得多备点”,显出他心里的惦记。
对于这些,陈识自然是不希望他们操心太多,毕竟都一把年纪了,只需要享福就行。
陈识看着爷爷奶奶脸上那掩不住的、带着光亮的笑容,看着母亲如释重负的轻松,心里那点因为办成事而产生的得意,渐渐被一种更踏实、更温暖的成就感取代。
等到爷奶也能住到城里边去以后,陈识想要孝敬他们可就更容易一些了。
很快。
夜幕逐渐降临。
姥姥早早就裹上了棉大衣,朝着村外头走去,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小艺。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都能到城里边生活,想什么时候看孙子就能什么时候看孙子。
等到村里边农忙的时候再回来就是。
光是想想,小老头、小老太脸上的笑容就停不下来。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爹,娘,是真的!小识跑下来的!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呢……以后小艺就能在城里落户,有正经住处了!”
奶奶这回听真切了,她“哎哟”一声,也顾不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了,一把抓过那张批条,手抖得厉害,虽然不识字,但那鲜红的印章她却认得真真的。
她看看批条,又看看陈识,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嘴角却使劲往上咧,又想哭又想笑:“我的老天爷……这……这可真是……我那小艺孙女……也能……也能当城里人了?还有房子住?”
她猛地伸手,不是去擦眼泪,而是重重拍了陈识后背一下,力道不小:“好你个臭小子!这么大的事儿,你憋到现在才说!跟你爷一个德行,心里能藏事!”
陈识被拍得龇牙咧嘴,却嘿嘿直乐:“奶,我这不是想给您二老来个惊喜嘛!怎么样?这惊喜够大吧?”
爷爷依旧没说话,但他放下贴饼子,把旱烟袋在炕沿上用力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他抬起头,看着陈识,那双平时没什么波澜的眼睛里,此刻像是烧起了两簇小火苗,亮得惊人。
他盯着陈识看了好几秒,乐呵呵道:“行,你小子……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话听着像骂人,可那语气里的欣慰和激动,藏都藏不住。
“爷,您这话说的,我啥时候不干人事了?”
陈识故意撇撇嘴,随即又得意起来,“等开了春,院子拾掇利索,小艺妹妹就能搬过去。到时候您二老随时来城里住,我弄个板车拉你们,保证比驴车稳当!”
“去你的!没大没小!”
奶奶被他逗得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下,又赶紧把那张批条拿过来,凑到煤油灯下反复地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爷爷混不吝道:“咱们家就属我大孙儿最大,所有人都得听我大孙儿的。”
奶奶对这番话认可,但是并没有给予回应,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对王娟说:“娟儿,等小艺回来了,说啥都得把为家他们一家子给叫过来,这好消息,得让她当面知道!”
这一下午,爷奶家的炕头格外热闹。
奶奶一遍遍地问着城里的院子啥样,离王娟家多远,修房子要多少钱,爷爷则耳朵一直支棱着,偶尔插一句“椽子要选结实的”、“石灰得多备点”,显出他心里的惦记。
对于这些,陈识自然是不希望他们操心太多,毕竟都一把年纪了,只需要享福就行。
陈识看着爷爷奶奶脸上那掩不住的、带着光亮的笑容,看着母亲如释重负的轻松,心里那点因为办成事而产生的得意,渐渐被一种更踏实、更温暖的成就感取代。
等到爷奶也能住到城里边去以后,陈识想要孝敬他们可就更容易一些了。
很快。
夜幕逐渐降临。
姥姥早早就裹上了棉大衣,朝着村外头走去,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小艺。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都能到城里边生活,想什么时候看孙子就能什么时候看孙子。
等到村里边农忙的时候再回来就是。
光是想想,小老头、小老太脸上的笑容就停不下来。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爹,娘,是真的!小识跑下来的!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呢……以后小艺就能在城里落户,有正经住处了!”
奶奶这回听真切了,她“哎哟”一声,也顾不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了,一把抓过那张批条,手抖得厉害,虽然不识字,但那鲜红的印章她却认得真真的。
她看看批条,又看看陈识,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嘴角却使劲往上咧,又想哭又想笑:“我的老天爷……这……这可真是……我那小艺孙女……也能……也能当城里人了?还有房子住?”
她猛地伸手,不是去擦眼泪,而是重重拍了陈识后背一下,力道不小:“好你个臭小子!这么大的事儿,你憋到现在才说!跟你爷一个德行,心里能藏事!”
陈识被拍得龇牙咧嘴,却嘿嘿直乐:“奶,我这不是想给您二老来个惊喜嘛!怎么样?这惊喜够大吧?”
爷爷依旧没说话,但他放下贴饼子,把旱烟袋在炕沿上用力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他抬起头,看着陈识,那双平时没什么波澜的眼睛里,此刻像是烧起了两簇小火苗,亮得惊人。
他盯着陈识看了好几秒,乐呵呵道:“行,你小子……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话听着像骂人,可那语气里的欣慰和激动,藏都藏不住。
“爷,您这话说的,我啥时候不干人事了?”
陈识故意撇撇嘴,随即又得意起来,“等开了春,院子拾掇利索,小艺妹妹就能搬过去。到时候您二老随时来城里住,我弄个板车拉你们,保证比驴车稳当!”
“去你的!没大没小!”
奶奶被他逗得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下,又赶紧把那张批条拿过来,凑到煤油灯下反复地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爷爷混不吝道:“咱们家就属我大孙儿最大,所有人都得听我大孙儿的。”
奶奶对这番话认可,但是并没有给予回应,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对王娟说:“娟儿,等小艺回来了,说啥都得把为家他们一家子给叫过来,这好消息,得让她当面知道!”
这一下午,爷奶家的炕头格外热闹。
奶奶一遍遍地问着城里的院子啥样,离王娟家多远,修房子要多少钱,爷爷则耳朵一直支棱着,偶尔插一句“椽子要选结实的”、“石灰得多备点”,显出他心里的惦记。
对于这些,陈识自然是不希望他们操心太多,毕竟都一把年纪了,只需要享福就行。
陈识看着爷爷奶奶脸上那掩不住的、带着光亮的笑容,看着母亲如释重负的轻松,心里那点因为办成事而产生的得意,渐渐被一种更踏实、更温暖的成就感取代。
等到爷奶也能住到城里边去以后,陈识想要孝敬他们可就更容易一些了。
很快。
夜幕逐渐降临。
姥姥早早就裹上了棉大衣,朝着村外头走去,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小艺。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都能到城里边生活,想什么时候看孙子就能什么时候看孙子。
等到村里边农忙的时候再回来就是。
光是想想,小老头、小老太脸上的笑容就停不下来。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爹,娘,是真的!小识跑下来的!白纸黑字,盖着大红章呢……以后小艺就能在城里落户,有正经住处了!”
奶奶这回听真切了,她“哎哟”一声,也顾不上掉在地上的筷子了,一把抓过那张批条,手抖得厉害,虽然不识字,但那鲜红的印章她却认得真真的。
她看看批条,又看看陈识,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可嘴角却使劲往上咧,又想哭又想笑:“我的老天爷……这……这可真是……我那小艺孙女……也能……也能当城里人了?还有房子住?”
她猛地伸手,不是去擦眼泪,而是重重拍了陈识后背一下,力道不小:“好你个臭小子!这么大的事儿,你憋到现在才说!跟你爷一个德行,心里能藏事!”
陈识被拍得龇牙咧嘴,却嘿嘿直乐:“奶,我这不是想给您二老来个惊喜嘛!怎么样?这惊喜够大吧?”
爷爷依旧没说话,但他放下贴饼子,把旱烟袋在炕沿上用力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他抬起头,看着陈识,那双平时没什么波澜的眼睛里,此刻像是烧起了两簇小火苗,亮得惊人。
他盯着陈识看了好几秒,乐呵呵道:“行,你小子……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话听着像骂人,可那语气里的欣慰和激动,藏都藏不住。
“爷,您这话说的,我啥时候不干人事了?”
陈识故意撇撇嘴,随即又得意起来,“等开了春,院子拾掇利索,小艺妹妹就能搬过去。到时候您二老随时来城里住,我弄个板车拉你们,保证比驴车稳当!”
“去你的!没大没小!”
奶奶被他逗得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下,又赶紧把那张批条拿过来,凑到煤油灯下反复地看,仿佛能看出花来。
爷爷混不吝道:“咱们家就属我大孙儿最大,所有人都得听我大孙儿的。”
奶奶对这番话认可,但是并没有给予回应,抹着笑出来的眼泪,对王娟说:“娟儿,等小艺回来了,说啥都得把为家他们一家子给叫过来,这好消息,得让她当面知道!”
这一下午,爷奶家的炕头格外热闹。
奶奶一遍遍地问着城里的院子啥样,离王娟家多远,修房子要多少钱,爷爷则耳朵一直支棱着,偶尔插一句“椽子要选结实的”、“石灰得多备点”,显出他心里的惦记。
对于这些,陈识自然是不希望他们操心太多,毕竟都一把年纪了,只需要享福就行。
陈识看着爷爷奶奶脸上那掩不住的、带着光亮的笑容,看着母亲如释重负的轻松,心里那点因为办成事而产生的得意,渐渐被一种更踏实、更温暖的成就感取代。
等到爷奶也能住到城里边去以后,陈识想要孝敬他们可就更容易一些了。
很快。
夜幕逐渐降临。
姥姥早早就裹上了棉大衣,朝着村外头走去,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小艺。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都能到城里边生活,想什么时候看孙子就能什么时候看孙子。
等到村里边农忙的时候再回来就是。
光是想想,小老头、小老太脸上的笑容就停不下来。
她愣愣地看着陈识,又看看王娟,似乎没反应过来:“啥?小艺……小艺的户口……迁城里?”
爷爷拿着贴饼子的手顿住了,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张批条,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
王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