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小说网
《从萤》

第69章 论战

夜深月明,太仪女学与集素苑分落云京两处,却是一样的灯火通彻。

太仪的姑娘们已开始夜读,清风将嗡嗡诵声卷过高墙,有好事的国子监监生提着灯笼趴在墙壁菱花窗上偷听,听了半天后哈哈大笑道:“你们知道她们在念什么?《大学》《中庸》,这两本书我七岁就能倒背了!”

有人说:“书香世家的姑娘,也该将四书作为启蒙必修,贵主找来这些目不识丁的妇人,竟敢扬言要挑衅咱们国子监。”

窗上那人挤眉弄眼:“也许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清谈论战,实则要给咱们红袖添香呢,这些姑娘虽然愚钝,个个却都长得水灵。”

“论战那天,咱们必要去凑个热闹。”

“王兄素以机锋闻名,届时可要留情,莫把娘子们都吓哭了才好。”

菱花窗下笑成一片,都等着六月初八那日看太仪女学的笑话。

此时,从萤也披衣坐在灯前,左手是或翻开或倒扣的满架书,仍余白日里被日头晒过的草木墨香,右手是一摞已经写好的文章,长是下笔如流,偶尔住笔沉思。

紫苏帮她挑灯研墨,在旁读得津津有味,见从萤掩面打了个哈欠,才敢出声与她闲聊:“阿萤的文章字文意皆上佳,不比那些进士差什么,只是为何突然写这么多,是打算札成文集么?”

“不错,今夜恰好灵思如泉涌。”

从萤知道紫苏与晋王府尚有关联,没有告诉她这些文章的真正用途,劝她道:“这么晚了,你先去睡吧,我再写会儿。”

紫苏不走:“我也精神着呢,正好帮你研墨。”

从萤只好写罢手头这段后收笔,洗净砚台,压灭枝灯,挽着紫苏离开书阁,各自回去洗沐安歇。

但她躺在榻上,一时也睡不着,心里翻来覆去地想太仪女学与国子监论战的事,越想越是心绪难平,见明堂堂的月光照在窗边小几上,忍不住披衣下床,悄悄点了盏灯,手持着返回书阁去,重又铺墨执笔。

睡不着的不止她一人——

但紫苏是因为白日里喝多了茶水,从萤写字时,她就在旁边一杯接一杯。

紫苏睡不着,就起身在院子里消闲,盘算着自己攒下的月钱,够不够在云京偏一点的地段买间小屋子。

这时她看见了书阁里隐约透出的光亮,心下起疑,悄悄凑过去,从半掩的侧窗里望见了正端坐疾书的从萤,身上虚虚拢着一件氅衣,简单

束起的长发在灯影里泛着柔软的光泽。

紫苏没有惊动她,看了一会儿后,默默转身离开。

转眼到了回晋王府领月钱的日子,晋王询问从萤的近况,要紫苏事无巨细禀报。

对读书只求一知半解的紫苏而言,实在无法理解焚膏继晷的乐趣,自然将从萤夤夜舞墨视为反常行径,汇报给晋王。

晋王听罢,屈指轻轻扣着紫檀木扶椅,吩咐紫苏:“你将她写的文章全都抄一份,不要惊动她。

紫苏想起那如山高的纸堆,猛吸了一口凉气:“啊?

从萤每天埋头写到半夜,她想抄,只能后半夜爬起来上工,第二天还得早起……紫苏后悔得恨不能把自己的嘴缝上。

晋王见她一副如丧考妣之态,玉拐敲击顿地:“陈章。

陈章是晋王新提拔的贴身随侍,听见主人有召,捧着一方木匣走进来,在紫苏面前打开,揭了红布。紫苏瞬间被那白花花的一片银锭闪了眼。

“勤快些,多得一年的工钱,下个月你就能把宅子买下来,接外祖母上京安顿。

见紫苏颤颤伸手,晋王似笑非笑道:“先交货,后结账,抄得越快,给的越多。

转眼到了六月初二,天女

渠两岸高起木坛,飞栈相接,两岸酒楼茶坊里,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其中不乏世家子弟与朝中翰林,也有受邀而来的宗亲显贵。

淳安公主的赤帷锦幄停在东岸圆坛上,她同侧还有另一驾帷车,里面坐的是晋王。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在悄悄议论:“晋王殿中竟然出山了,他是来看笑话,还是来帮公主撑场子?

有人应声:“晋王可是皇帝嗣子,他再不出面,大家都要忘了这号人了。

“这么说,淳安公主想反对淮郡王,支持晋王?

“大人物的心思,谁知道呢……

从萤端坐在看台上,目光凝落那两驾帷车,耳朵静静听着众人的议论和揣测。

上个月,她将熬了数夜写成的清谈文集交予倚云后,却收到了公主府送来的邀帖,邀她旁听此次清谈论辩。从萤心虚地想到是自己露了什么马脚,公主怀疑了她的身份,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淳安公主给许多人都送了邀帖,甚至包括晋王和谢玄览。

谢玄览入宫奉驾,今日未到,从萤却按时来了,倒省了她再另寻门路。

时过卯中,一阵鼙鼓疾奏后,公主身边的

侍官走出来,面向众人开场:“奉天之大,承地之仪,太仪诸生笃志勤学,今有进益。为彰其文质,亦敦化学风,今日特效古先贤遗范,开清谈文会。敢请国子监诸君,惠然赴会,共襄论战。

言讫,玉杵击磬,琳琅清响如水浪般层层推开,论战开始了。

侍官取弓箭射击华表柱上悬挂的灯笼,灯笼爆开,落下了第一题的条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是《中庸》的开篇之言,诚如国子监监生们所言,许多人在启蒙时早已熟背。

一个身着太仪服制的年少姑娘登上高坛,她略有些紧张,言辞尚算流畅,持主流观点简单阐释了何为“性、道、教。

她话音刚落,就有国子监的少年跳上台来,张口便道:“姑娘这些观点,不过垂髫小儿学舌之论,今日群贤毕至,难道是来听开蒙的吗?

国子监监生们**处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嘲笑,那年轻姑娘当即愧红了脸,堪堪道:“请教阁下高论。

监生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观点说不上高明,只是句句踩着她的话,听起来便占了上风。姑娘有些不安地往淳安公主的方向望去,没有见到公主,但是看到了站在公主帷车外的倚云,倚云向她比了一个提示性的手势,姑娘轻轻点头,稍感心安。

她再次出言论述,内容已截然不同,与监生纯粹哗众取宠相异,她表述的内容新奇且有深度,引经据典,语气虽慢,言辞如锋。

台下听众里传来喝彩叫好声,纷纷将手里的绢花抛向那位年轻的姑娘。

从萤稍感心安,帷车里的晋王却微微蹙眉:太仪这位女学生展露的新观点,竟然与紫苏抄录的从萤文章里所载极其相似。阿萤的文章,怎会落到贵主手里?

从听众的反响看,第一题算太仪女学得胜。

接着侍官射中灯笼,露出第二题,依然是耳熟能详的《中庸》摘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开局遭遇棒喝的国子监这回不再轻敌,派出一位颇有才名的监生徐凌志上场,据说此人曾携文集干谒当朝大儒,得“后进雏凤、清声冠林的称誉。他的确有两把刷子,听罢太仪学生的阐论后,并不着急自表,而是依其言论逐句质问,设问十分刁钻,更是当着淳安公主的面问出了“卑弱敬顺,女道之诚,今有一女子,上不侍舅姑、下不忠夫婿,此诚耶?伪耶?

谁都听得出此问直指上首的淳安公主。

太仪的女学生没有准备过类似的问题事涉恩主更不敢随意作答一时竟被问住了。

台下听众窃窃讨论逐渐将注意力转到淳安公主身上开始讨论一些与今日论题无关的朝政逸事譬如淳安公主成婚十载不与宣家同住、不育子嗣公主府里幕僚如云不乏清秀的孪生郎君常常捧扇随侍。

从萤听得心焦翘首往倚云的方向张望二人目光相对倚云点点头示意她安心。

虽然这个问题让人猝不及防但之前从萤与倚云交游时曾讨论过这个话题彼时倚云对从萤的回答印象深刻。

于是倚云踏上高坛代为作答:“夫妻小伦为人道之诚君臣大伦为天道之诚。自古移孝作忠、保国舍家皆为大诚而舍小诚也小伦前头更有大伦为尊。阁下论女子卑弱之诚

徐凌志变了脸色他当然不敢挑明承认说的是淳安公主因此也支吾起来。

倚云这番话令众人皆震惊就连一向看她不起的甘久也慨然叹服:“与其同他们争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大宋市井人家 少女的野犬 和嫡姐换亲以后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吃瓜吃到自己死讯 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拆迁村暴富日常[九零] 风月无情道 强者是怎样炼成的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草原牧医[六零] 龙凤猪旅行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