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祸端苗头已可见
白言的名号王杰自然也是听说过的。
但不是因为地榜,而是因为王正。
当初王正就是因为和白言作对,才导致**了。
王忠虞的死也和白言也有几分关系。
王氏一族想除掉白言这个眼中钉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杀死王正跟王忠虞的都不是白言,但起因是白言。
在王氏一族之人看来,虽然杀死王正和王忠虞的是荒北七骜的老大黄莽狮王,白言只是诱因,但依旧不可饶恕。
只要你跟这件事有关,那你就该死。
至于说冤不冤枉,你冤不冤枉跟我想杀你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白言的实力太强了,想杀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恶!可恶!!”
“该死的白言,本少爷一定要弄死他!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王杰对着白言离开的方向咆哮大吼,虽然恨不能现在就去报仇,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白言的对手。
想杀白言,以他的能力根本就做不到。
他只能求助父亲王忠朝,让他出手。
“白言,今日的仇本少爷记下了,马上就会还给你的,你等着吧!”
王杰再次恨恨的看了一眼白言离开的方向,转身走了。
至于杖责,王杰根本没放在心上。
除了白言,没人真敢打他。
替他受刑的房微渐他也完全没去在意,这不是应该的吗?
看到王杰对他毫不在意的模样,房微渐心中涌现出一股不满,对王杰更厌恶了。
妈的,这个没长脑子的蠢货东西,真是把他给害惨了。
他惹的祸,自己还有背锅。
你平日里欺负欺负平民百姓也就罢了,不长眼居然惹到了白言的头上。
真是又蠢又坏!
虽然他是先天级的高手,但实打实的八十杖打完,最少也得丢掉半条命,一个月下不了床。
可房微渐又不敢不受,白言的话还在他耳边回荡。
要是他真敢阳奉阴违,怕是死都不知道**的。
白言一行人继续往北镇抚司赶去。
半路遇到一个无脑蠢货,并没有破坏白言的心情,毕竟,跟一个将**计较这么多干什么呢。
很快,北镇抚司的大门便出现在眼前。
白言在门前下马,一个守门的锦衣卫力士立刻上前牵过马绳,脸上堆着笑容:
“白千户,您可算回来了,看这阵仗,又是大
获全胜吧?”
看大门的几个力士看着那四五十只大箱子,还有一个个红光满面的锦衣卫,心中不知道有多羡慕。
跟着白言,**都能立大功。
就算只是喝点汤,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像他们,**晒雨淋的看大门,一点前途都没有。
白言拍了拍力士的肩膀,转头对任弘、李开尧等人吩咐道:
“你们带人把这些战利品登记入库,仔细核对清单,我去见三哥,为你们请功。”
“谢大人!”
两人齐声应和,脸上满是狂喜。
他们心里清楚,这次任务圆满完成,升百户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白言抬脚走进北镇抚司,沿途遇到相熟的锦衣卫,一一点头打招呼,很快便来到了千户所的中堂。
“三哥,我回来了。”
还未进门,白言便笑着对郑海瀚喊道。
“回来就好,坐吧。”
郑海瀚抬手示意,旁边的力士立刻为白言端上一杯热茶。
“这次去白骨宗,没出什么意外吧?”
郑海瀚喝了口茶问道。
白言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口道:
“没什么意外,挺顺利的。”
“白骨宗的蚀骨鬼王和蚀骨郎君都**,剩下的无非是些大猫小猫三两只,翻不起什么浪。”
“我调动了漠州营的两千士兵上山围剿,把白骨宗血洗了一遍,逃走之人不足三十。”
“白骨宗这下算是彻底灭亡了。”
“这是任务简报,三哥你看看吧。”
说着,白言将一份文书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白言在回来的路上写的。
老实说,写文书比让他**还累,看来以后这种事得让任弘跟李开尧干了,全方位培养部下,我白某人煞费苦心呐。
郑海瀚拿起文书后打开扫了一眼,微微点头。
白言把任务过程写的很简短精辟,看一眼就能知道详情。
其中还记载了白言斩杀梅璋瑙一事,不过郑海瀚只是扫了一眼就过去了,压根没放在心上。
不过是杀了一个品行不端,作恶多端的千总而已,在锦衣卫这里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哪怕他背后有王清泉撑腰。
在大虞王朝,最不怕王清泉的就是他们锦衣卫。
而在看到文书后面附录中的战利品清单时,郑海瀚眼睛一亮:
“没想到白骨宗居然积攒了这么多财富,正好国库
空虚,这下总算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了!”
白言放下茶杯好奇问道:
“国库很缺钱吗?”
郑海瀚合上文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
“何止是缺钱啊,现在的国库,简直是空得能跑老鼠了。”
“这阵子陛下说要重修望仙殿,还有被青莲教毁坏的珍宝阁也要重建,前段时间北疆又有大批流民****,需要花钱安抚,北乾边境大军的军饷也要发了。”
“现在的国库不能说是缺钱,而是非常缺钱。”
“户部尚书天天和陛下哭穷,一个铜板都要掰开两半花,可陛下根本没听进去。”
“又要重修望仙殿?!”
白言闻言有些震惊。
重建珍宝阁也就罢了,这钱花就花了,安抚流民和发放军饷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望仙殿有什么好修的?
这些年来望仙殿几乎是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望仙殿内的辉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皇宫正殿了。
那就是顺应帝一个炼丹的地方,除了炼丹正殿他几乎不去别的地方,修得那么富丽堂皇的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
郑海瀚知道白言心中在想什么,无奈叹气:
“我也知道陛下此举不妥,指挥使大人也知道,也曾劝诫过,可惜没用。”
“炼丹长生是陛下的执念,没有人能劝住他。”
“前几日有二十多位大臣**,请求陛下暂缓重修望仙殿,先拨银安抚北疆流民,可谁知此举竟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陛下一怒之下,将为首的几名官员全部斩杀,他们全族的家眷也被流放了。”
说到这里,郑海瀚也是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白言同样摇头叹息,只觉得这等皇帝当真是让人心寒。
那些大臣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让其他大臣如何自处?
忠臣良将家破人亡,谄媚迎合却能升官发财。
时间一久,这大虞朝堂上还能剩下几个好官?
不怪民间百姓对顺应帝多有怨言,也不怪各地流民揭竿**,这一切都是顺应帝自己作的。
狗皇帝如此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他的悲惨下场白言已经可以预见了。
空虚,这下总算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了!”
白言放下茶杯好奇问道:
“国库很缺钱吗?”
郑海瀚合上文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
“何止是缺钱啊,现在的国库,简直是空得能跑老鼠了。”
“这阵子陛下说要重修望仙殿,还有被青莲教毁坏的珍宝阁也要重建,前段时间北疆又有大批流民****,需要花钱安抚,北乾边境大军的军饷也要发了。”
“现在的国库不能说是缺钱,而是非常缺钱。”
“户部尚书天天和陛下哭穷,一个铜板都要掰开两半花,可陛下根本没听进去。”
“又要重修望仙殿?!”
白言闻言有些震惊。
重建珍宝阁也就罢了,这钱花就花了,安抚流民和发放军饷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望仙殿有什么好修的?
这些年来望仙殿几乎是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望仙殿内的辉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皇宫正殿了。
那就是顺应帝一个炼丹的地方,除了炼丹正殿他几乎不去别的地方,修得那么富丽堂皇的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
郑海瀚知道白言心中在想什么,无奈叹气:
“我也知道陛下此举不妥,指挥使大人也知道,也曾劝诫过,可惜没用。”
“炼丹长生是陛下的执念,没有人能劝住他。”
“前几日有二十多位大臣**,请求陛下暂缓重修望仙殿,先拨银安抚北疆流民,可谁知此举竟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陛下一怒之下,将为首的几名官员全部斩杀,他们全族的家眷也被流放了。”
说到这里,郑海瀚也是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白言同样摇头叹息,只觉得这等皇帝当真是让人心寒。
那些大臣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让其他大臣如何自处?
忠臣良将家破人亡,谄媚迎合却能升官发财。
时间一久,这大虞朝堂上还能剩下几个好官?
不怪民间百姓对顺应帝多有怨言,也不怪各地流民揭竿**,这一切都是顺应帝自己作的。
狗皇帝如此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他的悲惨下场白言已经可以预见了。
空虚,这下总算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了!”
白言放下茶杯好奇问道:
“国库很缺钱吗?”
郑海瀚合上文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
“何止是缺钱啊,现在的国库,简直是空得能跑老鼠了。”
“这阵子陛下说要重修望仙殿,还有被青莲教毁坏的珍宝阁也要重建,前段时间北疆又有大批流民****,需要花钱安抚,北乾边境大军的军饷也要发了。”
“现在的国库不能说是缺钱,而是非常缺钱。”
“户部尚书天天和陛下哭穷,一个铜板都要掰开两半花,可陛下根本没听进去。”
“又要重修望仙殿?!”
白言闻言有些震惊。
重建珍宝阁也就罢了,这钱花就花了,安抚流民和发放军饷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望仙殿有什么好修的?
这些年来望仙殿几乎是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望仙殿内的辉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皇宫正殿了。
那就是顺应帝一个炼丹的地方,除了炼丹正殿他几乎不去别的地方,修得那么富丽堂皇的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
郑海瀚知道白言心中在想什么,无奈叹气:
“我也知道陛下此举不妥,指挥使大人也知道,也曾劝诫过,可惜没用。”
“炼丹长生是陛下的执念,没有人能劝住他。”
“前几日有二十多位大臣**,请求陛下暂缓重修望仙殿,先拨银安抚北疆流民,可谁知此举竟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陛下一怒之下,将为首的几名官员全部斩杀,他们全族的家眷也被流放了。”
说到这里,郑海瀚也是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白言同样摇头叹息,只觉得这等皇帝当真是让人心寒。
那些大臣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让其他大臣如何自处?
忠臣良将家破人亡,谄媚迎合却能升官发财。
时间一久,这大虞朝堂上还能剩下几个好官?
不怪民间百姓对顺应帝多有怨言,也不怪各地流民揭竿**,这一切都是顺应帝自己作的。
狗皇帝如此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他的悲惨下场白言已经可以预见了。
空虚,这下总算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了!”
白言放下茶杯好奇问道:
“国库很缺钱吗?”
郑海瀚合上文书,靠在椅背上重重叹了口气,语气满是无奈:
“何止是缺钱啊,现在的国库,简直是空得能跑老鼠了。”
“这阵子陛下说要重修望仙殿,还有被青莲教毁坏的珍宝阁也要重建,前段时间北疆又有大批流民****,需要花钱安抚,北乾边境大军的军饷也要发了。”
“现在的国库不能说是缺钱,而是非常缺钱。”
“户部尚书天天和陛下哭穷,一个铜板都要掰开两半花,可陛下根本没听进去。”
“又要重修望仙殿?!”
白言闻言有些震惊。
重建珍宝阁也就罢了,这钱花就花了,安抚流民和发放军饷也是理所应当的,可这望仙殿有什么好修的?
这些年来望仙殿几乎是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
望仙殿内的辉煌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皇宫正殿了。
那就是顺应帝一个炼丹的地方,除了炼丹正殿他几乎不去别的地方,修得那么富丽堂皇的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啊。
郑海瀚知道白言心中在想什么,无奈叹气:
“我也知道陛下此举不妥,指挥使大人也知道,也曾劝诫过,可惜没用。”
“炼丹长生是陛下的执念,没有人能劝住他。”
“前几日有二十多位大臣**,请求陛下暂缓重修望仙殿,先拨银安抚北疆流民,可谁知此举竟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陛下一怒之下,将为首的几名官员全部斩杀,他们全族的家眷也被流放了。”
说到这里,郑海瀚也是摇头叹气,唏嘘不已。
白言同样摇头叹息,只觉得这等皇帝当真是让人心寒。
那些大臣一心为国为民,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这让其他大臣如何自处?
忠臣良将家破人亡,谄媚迎合却能升官发财。
时间一久,这大虞朝堂上还能剩下几个好官?
不怪民间百姓对顺应帝多有怨言,也不怪各地流民揭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