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女帝口谕
第九十三章女帝口谕
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
然而,女帝却只是懒懒地倚在软榻上。
目光没有焦点地望着窗外渐沉的夜色。
手里的玉筷半晌都没动一下。
她已经这样发呆好一会儿了,心里空落落的。
像是缺了一块什么重要的东西。
眼前总会不经意地闪过那个小家伙机灵狡黠的眼神。
还有他侃侃而谈时自信满满的小模样。
“陛下...”
大太监刘松看着女帝这幅样子,悄步上前。
脸上满是担忧。
自从苏辰离开了这长安城之后,女帝吃食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这今天更是过分。
满桌子的美味佳肴,这都摆上来都快半个时辰了。
女帝愣是没有动了一筷。
刘松实在忍不住,上前小心翼翼地劝道。
“您多少用一些吧?这都快一天了,您就没怎么进膳,凤体要紧啊。”
沈明昭仿佛才被惊醒。
回过神来,眼神有些迷茫地看向刘松,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苏辰...他去平阳县,有几天了?”
刘松就猜到女帝会问到苏辰,连忙躬身回答。
“回陛下,到今天为止,整六天了。”
“六天...”
女帝喃喃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失落和无法相信。
她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很久很久。
久到让她心烦意乱。
结果却才过去了六天。
她有时候觉着自己肯定是病了。
因为一个小屁孩还茶饭不思起来了。
犯得着这样吗?
摇了摇头,女帝好像要把自己的这个想法从脑袋里赶出去。
但好像也无济于事。
在刘松的再三劝说下,她终于勉强拿起筷子。
夹了一点眼前的清淡小菜,慢慢送入口中。
但却觉得味同嚼蜡。
吃了两口,她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刘松,你说平阳县那边不会出什么事吧?苏辰他只带了十几个护卫,那地方穷山恶水的,他们能应付得来吗?”
刘松恭敬地宽慰道:
“陛下放心,苏小郎君吉人天相,且是代表陛下出行的钦差,身份尊贵。”
“平阳县再如何,料想也不敢有人公然对钦差下手,想必是小郎君查案投入,一时忘了递消息回来。”
女帝轻轻点了点头。
刘松的话虽然暂时宽慰了她。
但她眉宇间的忧色并未散去。
沉默片刻,女帝冲着刘松吩咐道:
“你替朕多往萧擎苍那边跑着点,若是平阳县有任何消息传回,无论是官文还是私信,务必第一时间报与朕知!”
“老奴遵旨。”
刘松连忙应下。
知道这是女帝和萧擎苍两人之间不太和,便想让自己去探探信。
刘松退下后,寝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女帝望着满桌的珍馐,再次失去了胃口,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心中那份因苏辰离去而带来的莫名牵挂和担忧,愈发清晰起来。
轻轻的锤了锤脑袋,女帝显得有些失落的神色更加凝重了几分。
与此同时,大理寺内。
萧擎苍一身常服,大刀金马地坐在偏厅的椅子上。
与对面正在整理卷宗的大理寺少卿李崇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窗外日头正好。
但萧擎苍的眉头却微微拧着,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都第六天了。”
萧擎苍冷不丁冒出一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平阳县那边,一点消息都没传回来?苏辰那小子,别是真碰上什么硬茬子了吧?”
李崇放下手中的卷宗。
叹了口气,脸上也带着几分忧色。
“是啊,下官也正担心此事,那平阳县穷山恶水的,怕是刁民也不老少。”
“再说那县里刘显德此人,风评向来不佳,若张明远一案又发生在他的辖区之内,若刘显德不配合的话,恐怕很难进行下去。”
“苏小郎君虽然机敏,但毕竟年幼,这山高路远的,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两人沉默了片刻,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李崇像是想起什么,换了个话题问道:
“萧国公,近日可有听闻宰相林大人的消息?”
“他称病告假已有数月,朝中诸多事务积压,长久下去,恐非国家之福啊。”
萧擎苍闻言,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