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京城暗流
与此同时,比起朱高煦这边的慌张,应天府这边的气氛却是压抑。
朱高炽宽大的身躯陷在御座里,手上拿着一份东厂刚刚递上来的密报。
他以监国之名,封锁了应天府九门。
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座巨大的牢笼困住了别人,也困住了他自己。
密报上,一个个名字触目惊心。
定国公徐景昌、成国公朱勇、武定侯郭玹……
全是跟随他父亲南征北战的宿将勋贵,也是他二弟朱高煦在军中最大的依仗。
“殿下,不能再等了。”
吏部尚书蹇义站在下方,声音干涩。
“这些人拥兵自重,心怀叵测,汉王一日不归,他们便一日是悬在京城的利剑。当用雷霆手段,抓一批,杀一批,以儆效尤!”
朱高炽没有做声,因为他很清楚,这么做的代价。
这些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动手,无异于提前引爆**桶,正中二弟下怀。
可不动,就是养虎为患。
“杨士奇怎么看?”朱高炽沉声问。
身边的小太监连忙回答:“杨学士认为,当务之急是**。宜广布汉王不忠不孝之名,斥其拥兵自重,乃乱臣贼子之举。如此,可收拢天下士人之心。”
攻心为上,伐谋次之。
这很符合杨士奇的风格,也很符合他的心意。
可文人的笔杆子,挡得住二弟的铁骑吗?
朱高炽心里没底。
更正重要的是,他最忌惮的不是虎视眈眈的二弟。
也不是京中这些蠢蠢欲动的武夫,更不是掌管了一个锦衣卫的朱高燧!
而是那个远在北平,至今没有任何消息的人。
江澈。
谁不知道,这家伙当初就是朱棣最锋利的刀。
可现在朱棣病危,这把刀,现在听谁的?
朱高炽的目光越过殿宇,望向遥远的北方,眼神无比复杂。
他宁愿江澈旗帜鲜明地站在二弟那边,也好过现在这样,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这个江澈,永远都是能将人心死死的捏住啊!”
朱高炽忍不住叹了口气,张玉,丘福,甚至是朱能,这些老牌的
大将,哪一个没有接受过江澈的恩惠?
就连他自己当初也因为江澈,才立下大功。
现在江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人敢动,也没有人敢乱来。
……
应天府,武定侯府后花园的假山洞里。
几点豆大的烛火摇曳,将几个壮硕的身影投射在石壁上。
“妈的!东厂那帮阉狗,还有锦衣卫的疯狗,鼻子比狗还灵!”
“前天,永安伯在自家喝闷酒,就因为多说了两句,人直接被从府里拖走,现在还关在诏狱里,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噤声!”
坐在主位的武定侯郭玹呵斥道。
他环视一圈,在场几人脸上都带着惊惧和不安。
“太子这是要对我们动手了!他就是想把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个个都拔掉,好给他那些文官酸儒腾地方!”
“侯爷,汉王殿下那边到底怎么说?再不动手,我们都要被温水煮青蛙了!”
郭玹面色阴沉。
他已经派了三波信使去高句丽,可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汉王殿下到底在等什么。
他当然不知道,朱高煦此刻比他还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信息的不对称,让他们如同在黑夜里摸索的瞎子。
凭着一腔孤勇,等待一个根本不会到来的黎明号角。
“再等等。”
郭玹只能如此安抚:“殿下用兵,谋定后动,他一定是在等一个万无一失的时机。”
“可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与应天府的压抑相比下来,北平,却成了唯一一个安慰的地界。
江澈已经从新回到了北平,正坐在江府内跟自己儿子下着棋。
他的对面,江源正撅着屁股,趴在棋盘上,苦苦思索。
“爹,你这步棋太赖了!”
江源抬起头,气鼓鼓地抱怨。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窄袖劲装。
脸蛋因为苦思而涨得通红,眼神却明亮清澈。
江澈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爹,我们到底要去哪儿啊?”
江源放弃了棋局,凑到江澈身边,好奇地问。
“阿娘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