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课上再次学会妥协
一瞬间,金妮儿的雄心壮志都化了烟。
她怒道:“谈建!你是什么意思,嫌弃我是个女人,不好见人?我不也是为了这个家,才舍出这个身子。你是干了十来年,又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只是今年见了大起色。难道反而把你的胆弄小了不成?”
妻子生气,谈建就更生气,他重重哼了一声:“谁这么想了?你会知道在工场里,什么好石料都有,只要场里要的做好了,做别的都不管?如今要自己另立门户,那些石料要花多少银子买?占家里多少地方,多吵闹?哪里还能生活人!”
谈安吓得有点想哭,可是弟弟都没哭,于是他也不哭,只是揪着弟弟的衣裳。
谈远听了爹的话,心里知道,他最在乎的还是让娘抛头露面的事,其余不过是借口。
“以后娘给爹你帮忙,爹你往那一坐,娘会说话,你让她说,最后她问你你答应一声,不就好了。就是夫妻一起去,还显得重视呢,那些人不过奇怪个十天半个月,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谈远这段话,一个字也没提石料,但谈建好像没意识到,没说石料问题没解决,只说:“他们真不在乎?”
“那是。商人逐利,他们眼里哪有什么男人女人,只有银钱。看到爹娘,那当然是觉得爹做主了,其实也没错不是?”
谈建听了很满意。
只是金妮儿有些不高兴,“肉好了,菜也有了,吃饭吧。”
红烧肉是最后做的,米饭是最开始做的,看起来油汪汪的,还是温热的,还有一个清淡的小青菜,还有辣椒炒空心菜,辣椒炒肉片,蛋羹,小半盘辣味卤鸡。
卤鸡是外面买的,只有半只,金妮儿怕家里人抢着吃,端着盘子分了四份。
谈远看着爹娘道:“说起砚台,其实还是龚大哥启发的我呢!我们送两个砚台给他,他喜欢爹的手艺?”
“龚童生,他又怎么帮你啦?”金妮儿想到那个孩子就高兴,真是他们家的大贵人啊。
谈远解释了一番,谈建道:“龚童生喜欢就好,什么钱不钱的,等我做好你就给他送去,他要十个我也送。”
“他不要那么多的,我好不容易才送出去。”谈远笑道。
谈安看气氛正好,小心翼翼地问:“爹,咱们家也要自己做生意了,那爹不是要成老爷了?”
“人家读了书的才配称老爷呢!你想当少爷不是?好好干你的活才是!”谈建疾言厉色。
谈安低下头。
“他爹,你也是,好好的日子这样对安哥儿,庆祝也要有个样儿,大家都高兴点。”
谈安吃了块卤鸡,顿时什么不快乐都没有了。
第二天,金妮儿和谈建早早起来,但都没有去干活。今天休息一天,这也是庆祝的一部分。
谈安年纪小,趁此机会赖床。
考核过后是放假的,放二十天的农忙假。谈远并不用干农活,但假照放,于是他端着小凳子,拿着书本在巷子口念书。
念完书口渴,把凳子和书放回家,不用去锅里找饭,拿着铜板去外面吃早点。
永宁县人早上都爱吃米粉,穷的米饭也干巴巴的配上辣椒吃,但这已经不错。富的就去金妮儿这样的摊上找食。
家里卖米粉,闻味就够了,谈远不爱吃,他买了两个芝麻烧饼,回去配剩肉一起吃。
回去时,谈安在吃剩下的一点剩饭,正在夹肉吃。见到弟弟,连忙划线,“这一半肉我吃,这一半你吃。”
谈远点点头,“大哥,我先练字。练完你回家带我去玩弹弓好不好?”
“好啊!我会打鸟,还会打兔子呢!”
时光如水,二十天一溜烟就过去了程家私塾又有学生了。
程明弘这二十天都在闭门读书,可还是没有进益,他失望之余,不由得更加重视爱徒们的学业。
“你们,写两行字给我瞧瞧,放假期间,是不是只想着玩去了。十六七八岁的人了,已经大人,心思要放在读书上。”
程明弘只说了这句,说完大家各写各的,他到处巡视。
先生没说写什么,想到刚过完农忙假,谈远写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程明弘在龚子传处停住,看到他写:“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微微点头,走到谈远处又停住。最后回了自己桌子前,用镇纸敲了敲,众学生都看向先生。
他看向谈远:“你写的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嗯?”
谈远扭扭捏捏站起来,但声音很大:“我写的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子路第十三,是因为我娘劝我娶媳妇,我不听她的,我说你怎么不先改嫁?”
“哈哈哈哈!”一阵猛烈的笑声爆发出来。
程明弘脸黑了,往下压了压手,示意龚子传坐下。
他希冀地看着谈远,“你来。”
谈远道:“我写的出自"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写这个,是因为之前放农忙假,我跟哥哥去玩,看到了农民的不易,我以后想帮他们。”
“经世济民,好!”程明弘竖起大拇指,心情舒畅了。
“黄棋!你又不专心,这么多师兄弟,你的字最差。”程明弘并不疾言厉色,说完就开始讲学了。
黄棋也不放在心上,他读科举班并不是想科举,只是学问到了而已。
再说了,他被先生斥责了,他的同桌谈远可也没得先生好脸。不过可惜,谈远今年开始努力了不少,他也不好打扰。
梆子声一响起,他正要炫耀他在农忙假和那些老先生斗的历史时,龚哥竟然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龚大哥?你看,这两个你喜欢吗?”
黄棋一看,不就是他家里多的是的砚台嘛。
“喜欢!”龚子传拿着砚台仔细欣赏,“这个古朴大方,留在这儿吧。这个巧夺天工,放在家里吧!”
见龚子传这么喜欢,黄棋有点酸:“你喜欢?我家里有。”
“我喜欢啊。你家里有又不是我有?这个是他送我的谢礼,和我说了好几次,不到一个月我就拿到手了,再满意不过了。“
“谢礼?哦,就是上次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