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34章 线索
谢危养的信鹰,一般用来搜集情报,很少往北境递信,谢媛神色肃了肃,加快脚步,绕过地下暗牢,转身按下墙上的机关按钮,进了密室,拆开信封。
【铁岭三将,黄副将军为其一。父亲失踪后的最后地点,留有一张红符令,正在追查。】
【赵隼,祖籍滁州,实。暂无二心,可信。国子监女学招贤,欲令三妹四妹入学。】
另外,前段时间瓜州城内出现囤粮购药的商贩,谢媛大姐谢婉打听到了一丝线索。
谢婉嫁给的是皖南的世家陈氏独子,她喜欢从商,陈氏也不是拘泥于俗世之人,便将家族里大半家产田产生意交给她打理。
她也确实眼光独到,三年间,不仅将陈氏的资产翻了两番,还开辟了一条新的湖运商路,成为皖南富商里数一数二的存在。
也是因为她时不时的给北境输送物资粮草,才让北境这几年即便有时候粮饷被克扣,还能勉强坚持下去的原因。
甚至,她创办了一条单独的女商商队,就连押镖的也是雇佣的绿林里的女侠。
她这条消息,就是由这支女商无意打听到的。
她们走商途经苏州卸货时,遇到当地同样急匆匆卸货的湖商,见她们是女子,言语间多有挤兑和嘲讽。
商队的头儿程双陆是凭一己之力将自己从青楼里赎出来的,她见惯了各式各样的男人,手段多得是,三言两语便将对方掏了个底朝天。
程双陆她们对“北边儿”格外敏感,入了夜,便请同行的镖师探了个究竟。
发现全是上等的米粮和常见的外伤用药材后,个个神色凝重,只能紧急调换了几箱药材将此事上报给谢婉。
谢婉雷厉风行,当即亲自押了批上好的绸缎,带队前往苏州。
苏州的商会不敢怠慢。
谢婉明里以折价亏损换个朋友为由,暗里将商会里的成员聊了个遍,终于发现藏在这些个湖商里的暗鬼。
此人的祖籍不是苏州,是衢州。
女儿嫁给了京城里的七品小官为妾。
通过这些消息,谢危调查后抽丝剥茧,查到了那名官员,原先是前兵部尚书胡淮左远房侄子的同窗。
“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谢媛揉了揉额头,闭上眼睛捏了下鼻梁,没好气地道,“胡淮左都快要去见阎王了怎么还这么能蹦跶!”
“北境的旱蚱蜢都没他能跳!”谢媛将密信塞进青鹤怀中,继续道,“你仔细看看,往后瞧一瞧,看看大哥有没有查到胡淮左身后之人。”
青鹤捧着最后一页密信,看着上面端端正正的楷体。
【圆圆吾妹,朝堂暗潮汹涌,边境亦如是。如今敌暗我明,切忌小心行事,三思而后行。兄玉衡笔。】
青鹤:“……”
“小姐,公子没查到。”无奈地笑了笑,青鹤将密信叠起来放在烛火上点燃,她想了想,还是没忍住问了句,“小姐,那个王二小姐,可靠吗?”
谢媛转身,皱眉道:“怎么,发现了什么?”
“倒也算不上。”青鹤将燃烧后的纸灰用水盆接住,搅了搅倒进一株蔫巴巴的花盆中,“只不过,觉得有些奇怪。”
“她似乎不喜女子近身,山伯安排了好几个婢女都被她退了回来,就留了一个洒扫丫鬟。”
“哈哈哈哈!我还以为你要说她院子里的丫鬟有古怪。”谢媛拍了拍青鹤的肩膀,大笑道,“难道青绫没和你说,王二姐姐她有魔镜之好,她远离婢女是为了她们好。”
青鹤:“……”
“那小姐怎么不避讳一下?”她着实有些忧愁了,小姐马上就要及笄了,老太君偷偷给她下了任务,让她套一套小姐的真实想法。
谢媛理所当然地哼了声,道:“我又没有魔镜之好。”
“王二姐姐也知道的,况且,我觉得,她可能有心上人。”
青鹤深吸一口气,勉强笑道:“小姐,你还是不要你觉得了。”
“你别忘了,你上次觉得田嫂子看上了傅恒将军,差点没把他气死。林大哥也差点没被他揍个半死——”
青鹤倏地想到什么戛然而止,谢媛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
“你去看她了?她怎么样?”
青鹤明白,谢媛这句“她”指的是田嫂子,是林副参将林剑良的妻子。
抿了抿唇,她才沉声道:“她说,林剑良罪有应得,小姐做得对。”
“但是,她一时半会儿过不去这个坎,她先带着小铁柱回去住住。待日子久了,她忘得差不多了,就把小铁柱送回来,送到北境军里。她说‘孩子他爹对不住的将士,我让他赚回来,这样,就不亏了’。”
谢媛叹了口气,沉默。
她们都知道,田嫂子是个孤儿,没有家。如今瓜州城内还相对安稳,但城外难民越来越多,她能去哪儿!
“小姐,我偷偷塞了些盘缠给他们。也让手下暗中护送了一程。”
她们能做的,有限。
青鹤离开后,谢媛一个人在暗室里呆了半晌,才重新出现在将军府中。
看着那群仍旧不知疾苦的世家公子,她招了招手,冷声道:“今日起,开始安排他们入营。没入营的,全部去给我修筑城墙。”
**
瓜州城的新修的城墙还未垒两层砖,有关北境的军报就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玉京。
有胡淮左的前例在,新任的兵部尚书不敢截停战报须臾,呈到丞相王仪手中时,他片刻不敢耽搁,领着兵部尚书火急火燎地叩开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