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颗纽扣
江宿生气地走了。
晚自习前,他把祈月堵在教室门口。
“干嘛?”祈月看着他搬来的一摞书,一脸防备。
“下课前把这套题做完,下晚自习来社团教室对答案。”江宿简直深得老李真传,说话的语气表情都一模一样,“我看了你最近的成绩,就两个字:懈怠!你这样明年怎么考K大?”
“社长,你可能有些误会,我对K大没有什么执念……”
“听不到,晚自习见。”
讲真,江宿教人是很有一套,比苏叙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之前在开小灶的时候她就领教过,但是这个人实在很小心眼,如果又欠下他这么大一个人情,以后还真不好说要怎么还。
下课后,她还是认命地去了社团教室。出乎意料的,教室里居然还有别人,高一的,高二的,男生女生都有。
“学姐你来啦?”社员见到他,高兴地打招呼,“多亏了社长,又能来社团了。”
“我班晚自习乱得很,还是这里安静,不懂的还能问。”
“啧,懂点儿事,轮到你问嘛。学姐,你先。”高一的学弟十分狗腿。
祈月看了一眼在实验桌看书的江宿,没说话,坐下,学习。
江宿真的很会讲题,他会在过程中穿插自己学习的经验,比起老师和毕业多年的苏叙,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社团里都是熟人,氛围比班级要好很多。祈月听着听着就忘了时间,等到抬头,才发现已经十点了。
她是无所谓,宋家有专车来接她,别人呢?
“学姐你放心吧,我们两个都住在宿舍,十一点之前回去就没关系的。”
实验中学不是全员住宿制,但是可以自己申请,高一的两个学妹家都不在本市,开学就住校了。也因此,她们才比别人更有时间参加社团。
另外三个男生也说道:“学姐,我们几个家就在附近,结伴回去五分钟就到了。”
那就好。
“你怎么不问我?”江宿不满。
虽然顶着江家少爷的名头,但江家从来不会派车接他。
“问什么?你自然跟我走。”祈月说。
江宿本是开玩笑,听闻一怔:“去你家?这么晚了……”
“做梦呢?!”祈月发出怪叫,“想什么呢?当然是先送你回江家。”
这人脑子里到底都想什么呢?
祈月太过坦荡,以至于等真的站到车门前,江宿有些别扭,难道真要女孩子送给他?
“不用了,我叫了网约——”
“废什么话!”祈月不客气地一推,关上车门,彪悍得像个手段娴熟的绑匪。
等祈月回到宋家别墅已经快十一点了,她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没想到一楼的灯还亮着,宋茉没睡觉,在客厅玩手机。
“苏叙走了?”祈月一边脱鞋一边问。
“都几点了?”宋茉埋怨。
“下次不用等我,我顺路送两个同学。”祈月又问,“怎么,二人世界不愉快吗?我还以为你会很高兴呢。”
宋茉眼神一沉,似乎不想多说。
难得的独处机会,她本来也以为会很不一样。
苏叙今天晚上好像特别没耐心,自己的逻辑都前后矛盾,还讲错了一个公式。本以为是一个愉快的晚上,其实是一个很没意思的晚上。
她自己也有问题,以前见到苏叙,总是很高兴,可是现在一见到他,就想到他妈妈嫌弃的眼神,也想到宋母说得那些话,想到未来要从这样的家里到那样的人家,立刻就下头了。宋母说她读书把脑子读坏了,她却觉得,以前自己脑子才是不太清醒。
宋茉忍不住问自己,如果她成绩再好一点,像宋擎那样,是不是会多一些选择?
听到祈月的话,她好奇地问:“对了,你刚才说的同学该不会是江宿吧?”
“就是他。”祈月坦言,“江家也真过分,这么晚都不来个车接一接他家少爷。”
宋茉犹豫片刻,到底忍不住说道:“小姑姑,你最好别和他走得太近。”
祈月一怔。
宋茉在豪门圈子多年,对这些八卦还是很熟悉的,既然开了头,她索性也不再藏着。
“江宿是去年才回到江家的,一回来就跟在三叔公身边,没多久,圈里就有了一些关于他的传言——有人说,他是三叔公外面的私生子。”
七十岁的爹,十几岁的私生子?突然冒出来的?
这个剧情怎么有些雷同。
之前没人告诉她这个“剧本”已经有人拍过了,这算谁“抄袭”谁呢。
宋茉继续说道:“江家第三代只有江宇桐一个男孩,但是江宇桐的身体你也知道,所以有人推测,江宿回江家,是为了取代江宇桐,毕竟江家要稳固自己的‘江山’,需要一个身体健康的继承人。”
“虽然是传言,但是江家大少,就是江宇桐的父母很有危机感,听说暗地里偷偷对江宿动了好几次黑手。江宿回家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洗过两次胃了,而且对方的手段还不只这些,这次三叔公大发雷霆,直接把江大少夫妻赶去国外,江宇桐也受了刺激一病不起。”
祈月想起江宿每次来宋家,都把茶歇糕点横扫一空,好像在家根本没吃饭一样,是因为……栽过跟头,不敢吃家里的东西吗?
所以他那时不报案,也是因为知道这些事是江宇桐父母做的,和江宇桐无关?
“江家根基扎实,水也深,内部的糟心事比起宋家只多不少,江宿身份又不清不楚,和他走得太近对你没好处。何况以爸爸妈妈对姑姑的重视程度,你将来的婚姻……也不太可能自己做主。”
宋茉说到“也”字,沉默了一会儿,便上楼了。
系统:“祈总,我怎么觉得,私生女配私生子,还挺合适的。啊,对了,你这身份是假的,早晚要暴露的,江宿高你一辈,那就不太合适了……”
祈月:“真是劳您费心?”
闭嘴吧,她倒也没打算和高中生谈恋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还算安稳,宋父拿到股权,心中妥帖,在公司里腰板笔直,偶尔回家也满面春风,仿佛宋氏已经尽在掌握之中;宋擎要高考了,宋母专心陪读,也不怎么回家。
转眼就到了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