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掌柜不认得徐京墨和左言,但是认得杜领航啊,这可是指挥同知杜大人家的嫡子,擦擦脑门儿汗,“杜少爷息怒,您与秀才公老爷们只管去用膳,剩下的小老儿老处理,一定不会打扰了您几位的雅兴。”
他抬起手摸了摸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心里暗自给秦家记了一笔,真真晦气,没什么本身,偏爱耍横。
今儿这同春楼人不少,秦高远这个蠢货一闹,终究是有损徐京墨的名声,杜领航再想收拾他,不想影响好友。暂且忍下这口气,他恨恨地看了眼地上趴着的秦高远,“给爷听好了,再敢乱说话,当心你的狗命。”
“一个废物,也敢对着九岁的秀才叫嚣,今儿左某人算是长见识了。”
左某人,左家!能到同春楼吃饭的人,也有不少非富即贵的,左家,别人不知道,他们还能不知道吗。这个年纪的秀才,大概就是那位才回来的左家嫡子吧。
外地人也许不清楚,本地人还能不知道吗,秦家也就是外强中干的末流人家而已。要不是南宫家老太太出自秦家,这些年一直拿着南宫家的银子补贴秦家,这秦家人到今日还有钱来同春楼吗?
倒是这南宫大爷,居然悄无声息地给自家嫡女选了个好夫婿,九岁的秀才公,日后得个进士应该不在话下,何况这人还与左家、杜家人交好,居然还是个赘婿?
在场都不是傻子,杜领航和左言这袒护的姿态,谁看不懂,大家都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三人进到包房,杜领航低着头给徐京墨道歉,“京墨是我太不小心了……我。”
这未出口的话被徐京墨拦下了,“杜兄,小弟谢谢你和左兄的袒护。我入赘南宫家的事情,并不是不可告人的事情,金陵与临安本就相邻,我猜书院里有不少同窗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书院的学子们,更懂得分寸,知道的也都没有表现出来,就如同他的两位好友一样。
前些日子,他拿到宣平侯那封不怀好意的信时,就预感到这赘婿身份人尽皆知的日子不远了。没想到却是以这样的方式传了出去,比他预想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这是临安,政治气息没那么浓郁,他能少不少麻烦。何况南宫家的大本营就在此处,他几乎不用担心母亲和自己的安危,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前朝护国将军,宇文将军也是赘婿,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保家卫国、名垂千古的一生。我徐京墨虽然比不得宇文将军,但是坦坦荡荡立足这天地间还是做得到的。”
“说的好,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若是因为京墨入赘南宫家,就疏远他的人,也不配成为他的朋友。
杜领航从前不太关心旁人家的事情,有些担心这南宫大爷家的为人,遂问道“京墨你那岳家如何?”
徐京墨坦然一笑,“岳父为人洒脱,是难得的性情中人。我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那位学政大人不欲让我参考,是岳父顶着压力陪我去官府改了文书,这才让我能参加院试。”
二人点点头,觉得虽然难得,但是商人博利似乎也正常。
“自我与母亲到临安,行事方便,一年四季衣物、用品总是趁着节气恰好送来。我能到崇山书院读书也多亏了岳父。”
这是照顾人,也兼顾旁人的自尊心,倒是真的用心了。
“那南宫老二家是怎么回事?”
“谁家没点糟心事儿呢,具体的我不太好说,此事我岳父早有主张。早就分了家,哪里还能算一家人,倒是那南宫君庭还当自己是个奶娃娃,等着老夫人帮他抢哥哥的东西呢。”
两位好友这才放心,不过既然不是一家人,那他们去找麻烦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南宫君庭还不知道他后面倒霉的原因是自己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舅子惹的祸。秦家,自然也是活该倒霉,生而不养,那就自食其果。
今日抛开这糟心的秦高远不谈,还是很愉快的。同春楼的掌柜是个明白人,今日中午的全渔宴收了银子,下午的茶点就权当赔罪了,分文不取。
全渔宴,可不是只有鱼,主要的食材有各类的鱼、虾、贝。
临安的河鲜在齐国都是出名的,就说那醉虾,都是选的个头不大的新鲜活虾,清理泥沙后再除去虾枪、虾须、虾脚,然后放到入秘制的调料,腌制一定的时间后加入黄酒,起泡三次再放入黄酒中即可。
这菜一吃活虾的弹软的口感,二吃调味的独特味觉。
还有那藿香鲫鱼,听说是同春楼的大厨专门从锦都学来的做法,鲫鱼刺多本就鲜美,加上藿香的调味,回味回甜,让人欲罢不能。
三人都是半大的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这一桌的全渔宴被他们吃了个干干净净,这美食对得起他们银子。
下午的说书更是精彩,徐京墨顺口推销了一下南宫家的团茶,被两位好友取笑,这还没成婚,心都不在自个儿家了。说书的中年男子说的一口官话,言辞犀利,辩才无碍。
今日讲的是前朝中宗孝宣皇帝,这皇帝算不得勤勉,但是很擅长帝王心术。朝上有两个大臣,一个是奸臣王贤,一个是忠臣钟诚,孝宣帝用人不论忠奸,因为他觉得但凡是人就会有自己的私心,时日久了,野心和贪婪都会滋生。
孝宣帝在位时,王贤士首辅大臣,君权不必相权,为了能掌权,孝宣帝就开始扶持忠臣钟诚,不止一次在朝堂上表态,钟诚乃是清流中的清流,他作为帝王一定要荡清国家的脏污,换而言之就是要重用钟诚。
当钟诚帮他把王贤打压的差不多的时候,孝宣帝却又说钟诚失了本心,一味求权,转而扶持王贤。
为什么呢,因为孝宣帝想要给自己宠妃的父亲封侯,钟诚极力反对;孝宣帝想要南巡游玩,钟诚极力反对;孝宣帝想要加税多些银子去修行宫,钟诚极力反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ydxs8.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