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顺畅
入秋的天气过了汛期雨水最多的季节
眼看着京城在望再走小半日也就到了。
人生地不熟还不知道朝廷封赏的宅子在哪也没见早走的赵大和**。这两人早走了四五日**还带着他媳妇提前去认门打扫。
李长山道:“我先走一步没遇到人就先找个人指路认清家门再回头来接你们。”
他们家在京城没什么熟人能想到的只有一个郑家。
郑蓥考上秀才回了京城郑夫人和两位郑小姐同行如今都在京城一家人算是团聚了。
虽然柳氏和郑夫人认了干亲可两人至今没见上一面两家的关系一言难尽稀里糊涂的一笔乱官司真抹不开面理直气壮的麻烦人家。
这么多的行李马车进城再停下找人问路还真不好停放安置。
不成想吃了顿饭的功夫还说得再等等李长山已经领着**二人回转“爹宅子都安置妥当了咱们这就启程。”又介绍他身后的另外几人“这几位是郑家和方公子派来的管事他们跟周管家在城外碰上。也是巧了咱们再走几步就能遇上。”
李三祝点点头外头有长子和**周旋自不用他出面。
李长山进了马车犹豫片刻小声道:“爹昌顺和裕升也派了管事。”
李三祝知道裕升武馆和二儿子一块入伍的裕丰是裕升的少东家“昌顺是你四叔赌钱的那家?”
李长山点头。
“不说出来是对的以后尽量少打交道。”李三祝叮嘱。
嗯。
京城门口看见浩浩荡荡进城的马车守城门的上前来问“可是临山县李伯爷的家眷?”
李长山跳下马车称“是”。
那人扭头高声喊了一声“各位大人李伯爷到了。”
李三祝在李长山后面下了马车。
这时候一行穿着朝服的官员从城门走出来。
为首一人三十多岁留着短须迎上李三祝朗声笑道:“阁下就是临山县李大人皇上亲封的永丰伯了吧。我等在此恭候多时。一路辛苦请随我等入城面见陛下。”
李三祝忙笑道了一句“有劳各位久等我同家眷交代一声这就随各位入宫。”
“李大人客气理当如此!”
随着离京城越近柳氏心里越发紧张夏禾和楚氏也没好多少。李秋岁见状无奈提议娘几个连同小包子李承砚坐同一辆马车。
娘几个现在就挤在一辆马车竖着耳朵听李三祝跟人寒暄。
“李姑娘……”
李秋岁拉开马车窗帘“松原你怎么在这儿?”
不是说方公子派了管家怎么松原也来了?
松原嘿嘿一笑凑过来小声道:“我家公子吩咐的让我在这里等着李伯爷和李姑娘。待会我陪李伯爷到宫门口。姑娘放心
松原心想何止是看中圣上虽然年纪大了却不昏聩极为器重能培育出高产粮种的大才。李伯爷能在史书上留下美名更能体现君王慧眼识珠。
要他说以李大人的本事他家的果子多好吃的何必苦等这三年验证。
瞎耽搁功夫!
还是他家公子更厉害随便出门游历竟能碰上这等人物。至于那位好运气的蒋大人不是他家公子跟着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发现。
“我家公子就在宫里姑娘放心不会出纰漏。”
李三祝开始有些慌乱和忐忑不安这时候应付起来游刃有余李秋岁没什么担心。
她们家本来就是种田出身聊庄稼她爹能跟人聊三天三夜旁的咱不知道咱听不懂。
这时候李三祝走过来面对家人时不用再端着露出个如释重负的傻笑来。
柳氏心里不是滋味心疼战胜了恐惧破罐子破摔爱怎样怎样甩开马车帘子叮嘱道:“等到了宫里见过皇上早一些回家吃饭我和孩子们都等着呢。”
李三祝像是被媳妇的大嗓门激得来了勇气笑道了一声“好”“我先去宫里谢恩你先带着孩子们回家休整。”
目送李三祝被一众官员簇拥着走远。
有赵大和**在前头领路李长山兄弟护送李秋岁一行女眷并十多辆马车穿街走巷在挂着永安伯府门匾的宅子前停下。
早有仆人听到动静大开府门上前迎接。
李长山兄弟拱手谢过出城门相迎的各家管事再三道谢送人走远。
李秋岁抱着小承砚率先跳下马车“可算到家了!小承砚
,小姑姑带你参观一下咱们的新宅子好不好?
“嘟嘟……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路都在马车里迷迷糊糊的睡觉,憋闷坏了,乍然见到外面的风光,一下来了精神,高兴的手舞足蹈。
李秋岁也不计较小家伙答没答应,“娘,我们先进去了。
伯府的宅子占地极其敞亮,庭院假山,游廊小亭,姑侄俩一路走过去,远远看到居然还有一处小湖。
**家的追过来,“姑娘,大少奶奶正找您和小公子呢。小公子这来了生地方,先让定定神,过两日再出来玩不迟。
李秋岁讪讪,“是我疏忽了。大嫂住在哪个院子?跟着**家的往回走,她不认识路,还不知道自己住哪个院子。
“大少奶奶还在夫人那里。
“那我们也先去我娘那里看看。
见到大嫂楚氏,李秋岁故意逗弄怀里的小包子,“你娘找你呢,小姑姑不带你玩了,自己玩去喽。
“嘟嘟……李承砚哇地哭出声,死活抓住小姑姑的衣领不放。
李秋岁吓坏了,“他能听懂我的话?
柳氏瞪她,“没个正型。
楚氏噗嗤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