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签订契约
连着五天,房宁都在洗番薯。
洗到最后,眼看着手又红又肿,快要上冻了,房宁赶忙挖出一块猪油抹上。
“你们也擦点,过两日我去古大夫家问问有没有治冻疮的方子。”
翠兰不舍得用,猪油这么贵,涂在手上第二天就没了,还不如吃进肚子里呢。
“别心疼了,手坏了还怎么干活?”房宁催促道。
这下三个人终于不再犹豫了,每个人使出浑身解数地往少了挖,晕开猪油抹在手上,最后只能在手背上看到一点油光,和房宁能反光的双手形成了鲜明对比。
房宁在心里叹了口气,多说无益,还是得挣钱。
又过了几日,四个人把洗干净的番薯磨成薯浆,放在水缸里进行沉淀,这一步骤做完,几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可以歇两日了。
正好,原先用漏瓢做的粉条都晒好了。
房宁和小莲俩人将粉条收好,称重后有五斤多,再加上粉皮,一共七斤多点。
番薯用了三十斤,相当于四斤左右的番薯,可以做出一斤的粉条。
房宁在心里快速盘算着,她需要通过出粉率给粉条定价。
“这种瞧着更像粉条,一根一根的,看着就欢喜。”小莲满眼笑意地说道。
“啊?对,这就是正宗的粉条,房氏粉条!”房宁回神后忙说道。
小莲看了房宁一眼,疑惑道:“你方才想啥呢?”
“我这不想着怎么拟定契约呢,小莲姨,今晚我们再商量下分红,大家都没意见的话,明日我就让村长帮咱们写契约。”
小莲笑道:“行,我等会就告诉她们俩。”
回到家里,房宁找到一根烧过的木棍,在从古芝家拿来的旧纸上,开始计算做粉条的成本。
做粉条的方子、初始原材料以及工具都是房宁的,所以她的分红绝对占大头。
翠兰、稻花和小莲目前以提供劳动力为主,但日后若是摊子铺大了,她们肯定要成为管理人员,这也是房宁想给她们分红的原因之一,所以她们的分红也不能太少。
如何保证四个人都有合理的利益,房宁算了好久,把头发抓成了鸡窝后,终于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比例。
房宁要六成,翠兰三个人一共分得四成。
四斤番薯可以做一斤粉条,她们这一次几乎洗了两千斤的番薯,大概率会得到五百斤的粉条。
房宁给粉条的定价是五文钱一斤。
是的,比白面还要贵。
毕竟是新鲜的吃食,且加工过程繁琐、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定价太低没赚头。
即便如此,抛去一文钱三斤的番薯成本,五百斤的粉条利润也只有不到两千文。
四成分红不到八百文,翠兰、稻花和小莲每人只能得到二百四十文左右。
做一次粉条将近要整整十天的劳动,平均下来,每天的收入不到三十文,比县城的劳力工钱还低,这还是在能卖出好价的情况下。
房宁算完这笔帐后,心情有些失落,这生意并不好做。
晚上,翠兰家的炕上。
小莲睁大了眼睛,看着炕桌上的纸,上面是一团团黑乎乎的东西,她虽然不识字,但是听懂了房宁的话。
“你是说,若是咱们能卖出五文钱一斤的价,我们每个人能分两百四十文?!”
房宁皱着眉点头,“少了点,等以后看看能不能提高产量。”
翠兰失声道:“这还少?!”
稻花连连点头,“十天就有两百多文,很多很多了!”
“县城的工钱一天有三十文呢!”
房宁有自己的目标,她要让跟着她的人的报酬,不能低于县城的工钱,甚至还想超过县令的俸禄。
翠兰合上嘴巴,轻声道:“已经很好了,哪有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的。”
“说的是,咱们只管好好干活,能有铜板就是好事,挣多挣少不重要。”
“就是,咱们是女人,外面都找不到活干,在我们老家,要是有一天十文钱的活,大家伙都会抢着干!”
话是这么说,但房宁的目标不变。
第二天,房宁拿着黑黢黢的合约草稿和一把粉条来到刘宽家里。
“咋这么早就来了?”
周槐花一只手端着碗,另一只手拉开屋门,请房宁进来。
刘河眼尖,一眼看到了房宁手里的粉条,瞬间睁大了眼睛,放下手中的碗筷便跳下炕:
“前几天林桂花炫耀她吃了粉条,是不是就是这东西?”
“去去去,吃你的饭去!”
周槐花皱着眉推开刘河,转头笑着看向房宁,“早就听说你在鼓捣粉条,这是给婶子送的?”
房宁笑着点头,“是呢,前些日子做出来的第一批能吃了,第一家就给婶子送来了!”
周槐花笑弯了腰,“你这丫头,也会说漂亮话了,这东西咋吃?”
房宁说了几种吃法。
“那就炖菜吧,最是简单方便,今天晌午就做了尝尝!”
周槐花笑着将粉条收起来。
刘宽吃完饭了,擦了擦嘴角说道:“是来找我的?”
“嘿嘿,什么都瞒不过村长叔的眼睛!”
“过来吧。”
房宁跟着刘宽来到堂屋,瞬间觉得冷了一些。
刘宽点上炉子,叹道:“早知道顺阳冷,但不知道竟如此冷,你写的什么东西,拿来我看看。”
房宁赶忙将手中的东西递过去。
刘宽双手展开卷纸,眉头跳了跳,“这写的是什么?!”
“契约啊。”
刘宽忍住脱口而出的脏话,他好歹是个童生,万不可如此粗鄙,可是谁来救救他的双目,这字也太丑了!!!
房宁虚心接受了刘宽近乎一刻钟的教导,最后领着字迹工整、纸面干净的五张纸出来了。
刘河笑得见牙不见眼,“哈哈,你也有被我爹批的时候啊!”
房宁走到他跟前,淡淡地说:“桂花姐已经开始学论语了。”
刘河脸色一变:“千字文都学完了?!”
房宁点头,“是的。”
“都会写了?!”
房宁微笑:“写的比我好。”
刘河转身进屋。
“爹,我要学论语!”
“好高骛远,千字文学完再说!”
“我就想学论语!”
“找你哥去,老子教你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