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明珠设雅局,幽兰待风来
周家那张单独送至黛玉手中的帖子,在周府之内也引来了另一番动静。
周阁老的嫡亲孙女周明淑,今年刚满十三,正是活泼好奇,对闺阁交际充满憧憬的年纪。
她自幼受祖父母宠爱,性情娇憨明朗,带着几分被保护得很好的天真与率直。
此次生辰小宴,邀请的多是她素日交好,家世品性相当的几位手帕交,名单本是早已拟定的。
忽闻祖母特意交代,要单独给荣国府那位林姑娘下一份帖子,她心中不由生出几分讶异与好奇。
这日,她腻在周老夫人身边,挽着祖母的胳膊娇声问道:“祖母,那位林家的妹妹,我恍惚记得前次您寿宴上见过,安安静静的,话也不多,您怎么独独对她这般另眼相看,还特意嘱咐我下帖子?”
周老夫人正由丫鬟伺候着用燕窝,闻言慈爱地看了孙女一眼,放下羹匙用帕子拭了拭嘴角,方缓缓道:“你可知她兄长是谁?”
周明淑眨了眨明亮的眼睛:“是那位……入了太医院的林少爷?”
她虽深处闺阁,但林澜“少年神医”的名头,连同救治北静王太妃,得陛下亲口询问等事迹,早已在京城顶尖圈子里传开,她自然也隐约听过。
“正是。”周老夫人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那孩子,今年不过六岁的年纪,便能有如此医术,得了陛下青眼在太医院立足,更难得的是不骄不躁,行事沉稳,你祖父那般严苛的人,对他亦是多有赞许,他父母俱已不在,独自撑起林家门户,还要看顾幼妹,着实不易。”
周明淑听得入了神,她自幼顺遂,难以想象一个与年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小娃娃,竟已背负了如此多的责任,还做出了这般成就。
“才六岁?比芝哥他们还小呢,竟这般厉害了?”
她惊叹道,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林少爷,已先存了几分佩服。
“是啊。”周老夫人微微一笑又道,“而这林家妹妹,名唤黛玉,也是个极好的孩子,前次我寿宴上你也见了,虽不多言,但举止气度,言谈学识皆是不凡,更难得的是那份灵秀通透,我瞧着,比你那几个整日只知道顽笑吵闹的姐妹,强上不少。”
周明淑被祖母说得心痒难耐,她身边玩伴虽多,但多是性情相仿的活泼之辈,如黛玉这般被祖母盛赞灵秀通透和学识不凡的,倒是少见。
她立刻缠着身边的贴身大丫鬟:“快去,想法子寻些那位林姑娘平日做的诗词来我瞧瞧!”
那丫鬟也是个机灵的,几经辗转竟真从与贾府有往来的某位小姐的丫鬟口中,抄录了几首黛玉平日随手写就,未曾刻意流传出去的诗句。
周明淑拿到那几张薄薄的纸笺,只见上面字迹清秀纤巧,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风流体态。
她细细读去。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虽只是残句,但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灵慧,那份幽微细腻的情思,以及遣词造句的清新华丽,瞬间击中了周明淑的心。
她自幼也读书识字,于诗词上虽不算顶尖,鉴赏力却是有的。
这林家妹妹的诗,与她平日所见那些或堆砌辞藻,或无病呻吟的闺阁之作截然不同,有一种直指人心的灵气与哀婉。
“好诗!真是好诗!”周明淑捧着那诗笺爱不释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怪不得祖母这般夸她!原来真是个秒人!我前两次宴会竟没仔细瞧瞧,真是错过了!”
她本就是率真性情,心中既生了亲近之意,便对几日后的生辰宴愈发期待起来。
她想象着与这位才情横溢,又被兄长那般出色人物呵护着的林家妹妹促膝长谈和品评诗词的情景,只觉得比往日任何一次宴会都更有趣些。
她甚至开始琢磨,到时该穿什么衣裳,该准备些什么话题,才能不让这位“妙人”妹妹觉得她粗俗无趣。
周府内因一张帖子而生的这番小小波澜,贾府那边的黛玉自然无从知晓。
她正在绛芸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