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刀锋之影
夜色微凉,沈棠手持李澈的信纸,上面的墨迹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将他因“湖中捞粮”大获成功而升起的些许喜悦,彻底浇熄。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集了张衡与石大锤,议事厅内,气氛瞬间从庆功的喜悦,转为山雨欲来的凝重。
“苏州的工作重心,从现在开始,全面转向备战。”沈棠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铁,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备战?”石大锤一愣,随即猛地一拍胸脯,瓮声瓮气地说道,“公子放心!城防营那三百人,加上咱们自己带来的弟兄,俺有信心把他们练成一把尖刀!”
“不够。”沈棠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如刀,“远远不够。”
他将那封信递了过去,张衡接过,一目十行,脸色也随之变得无比凝重。石大锤凑过去,连蒙带猜地看完了信,那张总是写满悍勇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困惑:“钢铁比粮食更重要……先生这是啥意思?咱们没铁啊,再说,就算有铁,三天也练不出一支兵来啊!”
“谁说练兵一定要用铁?”沈棠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神秘。
他从信封中,抽出了一本薄薄的、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小册子,封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民兵三日成阵手册》。
他将手册摊开在桌上,石大锤和张衡同时凑了过去,随即,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截然不同的、却同样极致的震撼。
手册的内容简单到令人发指。
没有高深的兵法,没有复杂的招式,通篇都是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最大号的字,讲解着三个核心动作:如何三人一组,排成最简单的横队;如何听懂金鼓号令,做到令行禁止;以及,如何用最省力、最有效的方式,将手中的长矛向前刺出。
“这……这**也叫练兵?”石大锤看得目瞪口呆,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指着那图画上如同孩童涂鸦般的小人,“就这么站一排,往前捅?连个格挡都没有?”
然而,他嘴上虽这么说,眼中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因为他这个带了一辈子兵的粗人,一眼就看出了这套“广播体操”背后那恐怖的杀伤力――它摒弃了一切个人武勇,追求的是极致的纪律与阵型!
一千个只会往前捅长矛的农民,组成的矛阵,足以让任何江湖高手望而却步!
而一旁的张衡,则看得浑身发冷,头皮阵阵发麻。
他看到的不是练兵,而是一种可怕的、名为“标准化”的思想体系!
将最复杂的问题(练兵),拆解成最简单的模块(站队、听令、刺击),然后通过流程化的管理,使其可以被大规模、低成本地快速复制!
“山长……他想做的,不是训练一支军队。”张衡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神一般的崇拜,“他是在打造一台……战争机器的生产线!”
“没错。”沈棠将手册合上,声音斩钉截铁,“现在,我们有钱,有粮,有人心,唯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我们必须用最快的方式,将人心,转化为钢铁!”
他立刻下令,连夜更换全城的“以工代赈”告示。新的告示内容简单粗暴,却直击人心:
“凡入选参与城防建设之青壮,必须同时加入‘苏州巡防团’,每日加练一个时辰!府衙将为此提供全苏州最好的伙食――顿顿有肉!并额外发放双倍补贴!”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在天亮之前便传遍了苏州城的每一个角落。
全城,彻底沸腾!
刚刚分到粮食、看到生活希望的百姓们,爆发出惊人到极致的、保卫家园的热情!
天还没亮,招募点前便已排起了比领粮时还要夸张十倍的长龙!
“算我一个!老子当年也是跟北边的蛮子拼过刀的!”
“我也要加入!谁敢来抢咱们的好日子,俺第一个跟他拼命!”
无数人高喊着“保卫苏州,保卫沈大人”,主动要求加入巡防团,那股由下至上迸发出的血性与力量,让所有旧时代的士绅们看得胆战心惊。
在这股全城总动员的热潮之下,张衡则悄然开始了另一条战线的工作。
他从桃源毕业生中挑选出最机敏的几人,组成了一支“资产清查特别行动组”。
“我们的任务,不是查抄陈家。”议事厅的密室内,张衡将那份从钱家搜出的、记录着桐油和硫磺的诡异采购清单摊在桌上,神情凝重,“而是要逆向追踪。我要你们乔装打扮,深入苏州的各个码头、仓库和黑市,给我查清楚,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到底是谁,在用什么价钱,把这些足以焚城的物资,运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