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124个夜晚
“带着我去你们公司看看嘛。”
王金林愣了愣:“你怎么想去看看我们公司了?”
燕雪融胡乱找了个理由。
“我们大三的时候也要实习嘛,我对这些不熟悉,只做过兼职,想趁机学一下。”
王金林反应过来,这倒是非常正常。
先不说燕雪融的请求很合理,就算是想凑凑热闹,一向有些过度保护甚至带着点溺爱的王金林也会点头答应。
于是燕雪融找了一个有空间的时间出来约了一下王金林。
王金林自然也已经燕雪融已经跟衡旭同居的事情。
但她还是不愿意用公寓里的房间。
燕雪融当时想劝她:“我有提前跟陈叔问过了……”
陈叔只为她们两姐妹都能从大山来到京城这件事高兴。
“太太当初早就已经说过,这四年你尽管把这个公寓当做是你租的就好,租房期间你有权利正常过你的大学生活——”
“这里当然包括和同学享受一起聚餐的快乐,或者只是和自己的亲人睡在一个房间里。”
王金林坚决地摇摇头:“我还是觉得这样子才比较踏实。”
燕雪融见状也自然不好再劝诫什么了。
不过现在公寓里也只有王金林,至少比姐妹两人都在公寓里的时候宽敞很多,姐姐能在一个独处的空间里不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许也会觉得更加舒适。
到了去公司的那天,燕雪融还专门在网上找了一些,如何判断一个实习公司靠不靠谱的简单功课。
也就是到了网上之后才知道,很多公司都藏着不少坑,在实地考察之前就要先去网上搜一下对方有没有各种预警,有没有陷入官司。
燕雪融连忙在姐姐还没过来之前就去查了一下。
发现是一家很新的公司,各项融资、法人,对燕雪融来说难度有点高不知道应该怎么看,但大概也有些理解。
反而因为公司比较新没有什么打官司的纠纷。
查了一下公示信息上的法人消息,似乎也没有什么征信问题。
王金林刚带进来的时候,燕雪融看着外面的景色就已经开始打起精神。
刚在大门位置上看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倒是和燕雪融当初去找司盈对峙时候的那些创业园小公司很类似。
不一样的是这个公司包下了一小层。
王金林领着妹妹刚进去没多久,旁边走过来一个人:“咦,这个也是新来上班的吗?”
燕雪融一愣,旁边的王金林似乎也熟悉对面,笑了起来。
“没呢,这是我妹妹。”
“听说我找到了好工作,想跟着过来学习一下经验,等到以后大三实习能用上。”
燕雪融也连忙打招呼。
对方似乎性格非常热情,听完这番话,脸上恍然大悟:“这感情好啊!很欢迎,有没有兴趣大三实习就来投我们公司?”
公司里的氛围似乎比燕雪融印象中更加宽松一些。
不像是那种财大气粗大公司该有……严谨?
听见王金林和对面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对面就是让王金林过面试的面试官。
只见对方朝办公室方向里的一个女孩招招手。
让对方带着她们姐妹两人参观参观。
燕雪融跟着带路的姐姐环绕四周,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问:“姐姐,这里的工作环境好好啊。”
“对啊!我之前也是应届过来这边工作的,当时看着福利很好还以为会特别严格的,没想到连打卡时间都是可以弹性的。”
“公司太新了,现在就算要招很有经验的人,对方也不一定愿意过来。”
“很多都是这几年应届的。”
三人从办公室绕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面甚至还有两个很高大的猫爬架,门被紧闭起来,燕雪融从窗户中能看到有五只品种不一样的猫猫在上面优哉悠哉地躺着。
尾巴是不是在底下轻轻晃动。
这一幕画面瞬间就吸引住了两个女孩。
带路的姐姐凑过来:“可爱吧?都是老板收养回来的流浪猫。”
燕雪融愣了愣:“我看到里面有布偶还有缅因猫……也是流浪吗?”
“对啊!”
对方似乎也是个猫奴。
三人聊天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姐姐家里也养着一只小猫,就是在公司门口发现的简州猫小流浪,由小姐姐抱回家抚养。
“现在好多品种猫也一样流浪,我们老板优先救这些——它们容易有基因病,更费钱。”
燕雪融沉默了一下。
“应该要花很多钱吧?”
“对啊!”
对方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不过还好吧,我们老板本身就挺有钱的。喏,就这栋楼都是老板自己的楼,所以只有电费那些成本费,没有租金。”
“等王金林过了实习期的话还可以跟组长申请员工宿舍。员工宿舍在后面的那个小区里面,都是复式别墅样式的大排联商品房,也是老板本身就有的房产,所以老板也省了租金下来。”
三人就这么说着,带路的姐姐忽然想起。
“不过看着福利很好,也是因为公司太新了,现在缺点就是员工比较少,到时候看情况还是需要加班的。”
王金林在面试的时候就已经提前问过这些事情了。
连忙伸手开口:“这个事情我也知道的,没关系。”
“我可以加班!”
“那就好啦,等你进来我们就轻松多了!”
三人相视一笑,燕雪融听见带路的姐姐开口:“而且还有个缺点是没有食堂哈哈哈,因为老板说没有别的地方让他做食堂了,做食堂还要额外给钱,就不想做了。不过会有正常的餐补费。”
“估计招完你就是最后一个了,之后应该有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招人进来。”
燕雪融听到这里,才敢大概判断,姐姐的这家公司应该还是勉强算靠谱的。
对公司特别是小型公司来说,写字楼的租金本身也是挺大一笔费用。
省下来之后用于拿福利挖人倒是合理。
员工少也是合理的,燕雪融曾经为了四处找兼职的时候也接触过这种类型的公司。
那个时候也是因为对方的工作室创立时间较短,对员工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员工也很稀缺。
都是尽量招全职,婉拒寒暑假兼职人员的——新公司已经无力承担培养实习但无法在培养后入职的员工了。
燕雪融也不确定自己的经验到底对不对,毕竟她也没有正式在京城的公司入职。
但看着姐姐和同事聊天的样子仿佛眼中都已经带着光。
刚刚参观时,那些员工的工作氛围看上去也很好。
应该,也不会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