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敌兵至,冰河相会
烽燧堡急促的号角声让铁血军寨变得沸腾起来。人人备战,马蹄声急促,踏碎了沿途的平静。
“**,这群狗杂碎,又来触霉头!”
“是咱们杀得太狠,对方来报复了呗!”
“这群番狗,真是阴魂不散!”
李山、刘铁柱、常勇等将领闻讯赶往堡寨前门,中途不期而遇。几人脸上都带着从梦中被惊扰的怒意,一边策马奔行,一边骂不绝口。
见到秦猛带队赶来,众人纷纷闭嘴,如同有了主心骨,抱拳喊了声“将军”,拍马聚拢而来。
“大人,看这动静,来者不善啊!”李山沉声道。
秦猛勒马慢行,嗤笑一声:“哼,鞑虏什么时候善良过?来得正好,省得咱们等他们来。”
他猛地一扬马鞭,指向界河方向:“诸位,随我去河畔,瞧瞧这位萧酋帅,先后败了几场,折了这么多本钱后,还能给咱们演出什么好戏!”
“到时,咱给他来一出好戏!”
说罢,秦猛一夹马腹,一马当先,朝着寨门方向疾驰。
众将轰然应诺,胸中战意被瞬间点燃,纷纷打马紧随。
午时过后,暖阳开始偏离正空。
呼呼寒风呼啸,温暖的阳光却无法驱散北疆的寒意。
秦猛带队抵达拒马河畔时,驻扎在寨外军营地的赵平、周扬、李雄三人也带着队伍赶来汇合。
众人立马高坡,望向河对岸。
——只见草原之上,黑压压的骑兵阵列如同乌云盖顶,铁甲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军位置的大群铁甲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兵刃森然,旗帜飘扬。
一股大军压境的沉重压迫感扑面而来。
“人数至少三千。”赵平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契丹接连折损三四千人,惨败多场,此番卷土重来,必是舍不得吞下败果,欲图报复。”
“没错,这些**报复心极强,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周扬、李雄等将领纷纷点头附和。
说话间,他们目光最终都投向了主心骨秦猛。
“秦知寨,不知你有何高见?”
秦猛眯起眼,冷静地眺望着草原上的骑兵队列和布局,嗤笑一声:“萧铁鹰此人,凶悍有余,韬略不足。看了几本兵书,就以为自己会打仗,实际上,改变不了他蛮夷拉胯的本质。”
“你们看**急行军而来,人、马在大口喘气。若非我军疲惫,或中途伏击,或果断出击,必定能将对方杀得大败,岂容他们这般耀武扬威?”
秦猛没看到对面有掩体,防御工事等,一边实话实说,一边唉声叹气:“就这么个半桶水晃荡的东西,也闯出偌大名声,真是没天理。”
萧铁鹰拉胯?赵平,周扬,李雄等人脸颊抽搐。
谁不知道这契丹伏弗郁部酋帅萧铁鹰在边塞的凶名,这些年不知有多少大周戍堡被他摧毁。
乃是并州许多地方边民的噩梦!
也只有这位秦知寨敢这么说,且有资格这么说。毕竟这短短时间之内,萧酋帅只有吃瘪的份。
秦猛可没有管其他人的想法,自顾自地说着:“萧铁鹰已连吃败仗,已然把我等当做劲敌。
在没摸清我军虚实之前,绝不会贸然发动总攻。依我看,今日之举最多派人试探,虚张声势一番。”
他环视身旁的秦大壮、李山等部将,苦口婆心地叮嘱:“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学会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若我是他,必会先派人打个招呼,一来摸摸敌军的底细,二来也好借机提一提交换俘虏之事,挽回些颜面。”
话音未落,烽燧堡方向再次响起短促的号角声。
只见契丹军阵中,三名骑兵举着旗帜奔出,速度不快,不断挥舞着旗帜。
——这正是两军对峙时,派遣特使的通用礼节。
这一下,赵平、周扬、李雄等人齐刷刷地看向秦猛,眼神中充满了惊诧与佩服。
“看我作甚?我只是随口一说,这厮竟真就来了?”秦猛翻了个白眼,表面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中却更确信今冬大规模决战的可能性已降低。
但他立刻告诫自己,决不能松懈,除非是赵将军赶来,或等到大雪封路,契丹彻底退兵。
那几名契丹骑兵在距周军阵前两百步处勒马,用生硬的汉话喊道:“大周诸位莫要误会!
我等乃伏弗郁部酋帅萧铁鹰所遣信使,有书信转交秦猛秦知寨!”
喊罢,其中一人弯弓搭箭,将一支绑着信笺的箭矢“嗖”地射了过来,深深钉入河畔冰面上
完成使命后,几名信使如同惊弓之鸟,迅速调转马头狂奔而回。
秦猛看得分明,他们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慌。
显然,昨夜三支精锐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已在契丹军中传开,引发了普遍的恐慌情绪。
吏方军卒越过雪墙,确认无陷阱,才将箭矢连同书信呈上。秦猛展开一看,果然如他所料。
信上,萧铁鹰先是自吹自擂了一番过往战绩,声称自己征战多年,从未遭遇如昨夜这般挫败。
对能让其连吃大亏的指挥将领心生“敬仰”。故想邀于冰河之上,当面一晤,“结识豪杰”。
“秦知寨,这会面定然是敌人奸计,是否要赴约?”
赵平、周扬等人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秦猛身上,等待他的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