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逃离这地方
听了这话,世平大吃一惊,这才多长时间,她竟然知道了初恋是谁,估计是村里的多管闲事的长舌妇给她说的。
灯光摇曳,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郭志敏紧咬着嘴唇,眼眶泛红,率先打破了沉默:“你是不是还忘不了她?你隔壁韩岗村的那个初恋!”
“谁?什么初恋?”
“你少来这一套!韩秀红,你的初恋,你有啥话说?”
世平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皱起眉头:“你在说什么胡话?都过去的事了,提它干啥?再说,我和她也没什么,手都没拉一下。”
“说这话鬼都不信!”
“信不信由你!你可以随便打听。我要是说谎,天打五雷轰。”
郭志敏提高了声音,情绪越发激动:“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村里的人都在悄悄议论。你是不是心里一直有她,那你干嘛还娶我?”
世平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那都是以前不懂事的事儿,我和她早就没什么了。你别无理取闹!”
郭志敏冷笑一声:“无理取闹?你看你现在的样子,一提她你就这么紧张。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
世平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你是我老婆,这还不够吗?干嘛非得揪着过去不放?”
郭志敏也跟着站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可你从来没跟我讲过她,如果真的没什么,你为什么不敢说?”
世平无奈地叹了口气:“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是和她一起长大,有过一些懵懂的感情,后来分开了就分开了。她和我门不当户不对,到底是不合适的。”
郭志敏哽咽着说:“那你还留着她送你的东西,别以为我没发现。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怀念她?”
世平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辩解道:“那只是忘了扔了,你别瞎想。”
郭志敏绝望地摇了摇头:“我不信,我在这个家就像个外人,而她却一直在你心里。”
世平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知道,既然她知道了他和韩秀红之间有那么一点好感,恐怕越解释越出问题,干脆不用解释,言多必失。但也不能一直保持沉默,如果一直不说话,恐怕也会激怒她,没想到她听信外面的人的话,以后她要是还听,恐怕就有很多问题,因为这个村庄里很多人都巴不得自己家起纷争,她们就盼望有这样的事,看这样的笑话,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世平也不会吵架,从来没遇到这么强悍的媳妇,这个远远超过他对婚姻家庭的预期,他的所有理想在这时破灭,他的梦在此刻惊醒。他看到自己的母亲辛苦半生,结果留下一身的伤痕,在正需要丈夫帮忙的时候,丈夫撒手西去,从此一个农村妇女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又要挣工分,又要养活孩子并且教导孩子,让孩子走正路,让孩子读书学本领,将来跳出农门,成为自食其力并且过得好的人。
可看看自己,像是在重复母亲的苦难,自己的遭遇像是在重蹈覆辙,这个是他没有想到的。
日子还得继续,哪怕再难,她们希望看到他的新婚的家庭破裂,那就让她们彻底失望吧。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他有能力来经营管理好自己的家,好不容易成立的家庭不能毁在自己的手里,他要破坏那些长舌妇的计划,揭露她们的诡计,让她们无地自容。只有自己坚持下来,才会赢,不要轻易认输。
世平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是好,左想右想,辗转反侧就是无法入睡。以后的路咋走?他起来,就着微弱的灯光,写了一封信给世和。
信中写道:
“哥:
见字如面。我心里实在憋闷得慌,只能给你写这封信倾诉倾诉。我结婚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三个月,本以为是新生活的开始,可谁能想到会过得这么糟心。
自从她进了家门,家里就没消停过。娘和她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起争执。就说做饭吧,娘嫌她做的不合口味,她又觉得委屈,说自己已经尽力了。还有打扫屋子,妈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她按照城里的做法弄,妈就唠叨个不停。我在中间,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每次劝这个,那个就不高兴,劝那个,这个又跟我哭闹。
我感觉自己就像被夹在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我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我想逃离这个家,离开农村。我想去城里打工,听说城里机会多,也许我能闯出一片新天地,也不用天天面对这些烦心事。哥哥,你在城里待的时间长,见识广,你帮我出出主意,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可行吗?我真的快被这婆媳矛盾给逼疯了,我需要你的指引。
盼望着你的回信。
弟
某年某月某日”
世和接到来信,拆开一看,叹了一口气,没想到上辈子的婚姻难题又在这一代人身上重复,说来说去,就是风俗不好,人言可畏,那样的环境下,要能胜出还真不容易。现在城里还没开放,农村人不能进城打工,举步维艰,只能暂时呆在农村挣工分,等以后好转了再说。城里吃住行穿衣都是问题,在家里还能照顾老人和妻子。想到这里,他拿起笔写了回信。
信中写道:
“弟:
来信已收悉,读完你的信,我能深切感受到你此刻的无奈与困扰。婆媳之间的矛盾确实是家庭生活中极为棘手的难题,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很心疼。但我想劝你,不要轻易选择逃避,到城里打工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
你要明白,逃避只是一时的,婆媳矛盾不会因为你离开了农村就自行消失。即使你到了城里,家里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可能会因为你的离开而变得更加复杂。你作为儿子和丈夫,是家庭的重要纽带,有责任去调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试着多和她们分别沟通,了解她们各自的想法和需求,在中间耐心地协调。比如,在做饭这件事上,你可以和妻子商量着学一些娘喜欢吃的菜,也劝娘理解年轻人可能有不同的口味和做事方式。在打扫屋子方面,找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双方都能接受。
农村是我们的根,这里有我们的亲人和熟悉的一切。只要你用心去化解矛盾,我相信日子会慢慢变好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去维护家庭的和睦。
期待你能妥善处理好家中之事,如有任何问题,随时与我联系。
哥
某年某月某日”
七天后,世平才接到邮递员送来的信。
他打开后一看,失望了。现在已经毫无办法可想。
有人带信来,让世平去亲戚家一趟。
世平问:“谁带来的信?”
“你小姑。”
世平道了谢,就要收拾收拾去小姑家。
“是去小姑家吗?”浩楠的奶奶问道。
“是的,小姑托人带信让我去看看。”世平说道。
“你去,可以去。但是,我劝你不要过多干涉人家的家务事,自己家的都解决不了,咋去管人家的事?”
“小姑父不是去世了吗?小姑一辈子要强,不到时候绝对不会求人,她肯定遇到难题了。我去看看是咋回事。去看了,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回来。”世平说道。
“好,你要是有金刚钻,就去揽瓷器活儿,没有,就别打肿脸充胖子。”浩楠的奶奶说道。
“放心。”世平说道。
腊月的风裹着细雪掠过青瓦,任世平踩着冻硬的田埂,远远望见小姑妈家的青砖楼。
红漆大门半掩着,门环上缠着褪色的红绸,那是去年孙子结婚时挂的,如今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像一道未愈的伤口。
推开门,堂屋里飘着若有若无的中药味。小姑妈正歪在太师椅上,绣着金线的帕子捂着嘴咳嗽,鬓角新添的白发在煤油灯下泛着银光。八仙桌上,半碗凉透的红枣羹结着油皮,旁边是散落的当归和黄芪。
“世平来了。”小姑妈强撑起笑,眼角的皱纹却绷得发紧。
她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出嫁时嫁妆摆满三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