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谁在惦记我?”
扶苏揉完鼻子后,眉头就皱起来。他立刻想到了朝堂之上。天啊,能让他连打那么多喷嚏,官家到底多少说了什么,给他拉了多少仇恨啊?
一想到自己以后还要上朝,亲自面对那些看他不顺眼的人,扶苏就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这可不行。
扶苏心想,虽说他上朝不是为了交朋友的,但更不是冲着树敌来的呀。得想个办法,不然以后他想出什么辙来,都会迎面碰到铺天盖地的阻力。政令出不了三步之外,那还了得?
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看,是你得罪了古人,他们把你给念叨了吧!”突如其来的话语打断了扶苏的思绪。转头一看,苏轼的头已经凑到他的纸笔前面:“要是我在天有灵,知道你写的那些,不得气得从坟头直坐起来。”
那冯梦龙把你泥塑成苏小妹,也没见你把他怎么样呀。扶苏在心里悄声回击。
不过嘛……
他看看自己面前的文章,有点怀疑地问了一圈周遭之人:“我写的真的很过分么?”
张载:“嗯。”
范纯仁:“嗯!”
扶苏:“……”
“看吧看吧,我就说。”苏轼煞有介事地点头:“还是说,你本就不喜诸葛丞相?”
“我哪有!”扶苏立刻辩白道:“我很崇拜丞相的好吗?”
有霍光、王莽、曹操的事迹在前,汉室权臣已然是个烫手山芋的地位。但诸葛亮为了他的理想,还是一肩挑起了复兴汉室之任。更神奇的是,他甚至打破了皇帝与权臣互不信任的沉默螺旋,既不篡位也没被天子清算全家,清清白白地“出师未捷身先死”。
再一联想到从自己自戕后,被猜忌后无一幸终的倒霉太子们,扶苏简直想扶额叹息。他还真是开了个坏头啊。
“那你缘何把他写得……好似个妖道呢?”
“那还不是因为人民群众喜欢么?”
作为野史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扶苏对这个问题太有发言权了:“不然,你们谁写个差不多的故事,和我比比看谁更受欢迎?”
苏轼看上去跃跃欲试的模样,但最终还是偃旗息鼓了:“那还是算了吧。要是我爹发现我又胡编乱造典故,他肯定要打我的。”
“不过,你这个真的能受欢迎吗?”
扶苏:“哼。”
“不信的话去看看不就
知道了。”
另外三人表示自己很感兴趣紧随在扶苏的身后。说实话他们读书虽然多却对市井俚俗知之甚少。难道瓦舍勾栏之间流行的都如赵小状元一般所写?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知晓“红袖添香”前情的张载摸了摸鼻子自以为知道了了不得的内情。
三元郎的亲长也太离谱了点。平日都给他灌输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还是说只有看这些才能养出不世出的神童?
他们三人出了国子监径直走向了相国寺的方向。
“你要找净觉小师傅?”
“市井之事不找他还能找谁?”
扶苏觉得自己当初做的决定太正确了。净觉就好像个万事屋所有和市井有关的事情都能拜托他帮忙。
这不他一到相国寺里随机抓了个小沙弥说自己要找净觉就被当成贵客被恭恭敬敬请进了房里小沙弥又奉上了四碗香茶才退下去叫人去。
苏轼心里有数:这净觉小师傅怕是少数和他一样知道赵小郎**的人呐。
但他嘴上依旧不饶人:“肯定是净觉小师傅知道赵小郎你无事不登三宝殿特意吩咐过的一看到你就要引到房间里。”
扶苏:但我觉得可能不是净觉是方丈特地吩咐过呢?毕竟上次都出动八王爷府的亲卫。但这话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他只能无奈地瞪苏轼一眼。
苏轼笑得更猖狂了。
张载是唯一一个不知个中内情的:“这净觉小师傅是?”怎么感觉很有故事的样子?
其他人还没来得及解答呢净觉本人却已亲至。他一进来就“阿弥陀佛”了一声:“赵小状元您来找我有什么事?”
苏轼立刻道:“哈哈!还是小师傅你久居佛门洞彻人性啊。知道现在三元郎身份今非昔比特地登门找你必然是有求于你了。”
净觉无奈地看了苏轼一眼。
扶苏:“……怎么说得我那么无情呢?咳好吧是有事要找小师傅你。”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他从袖袋中掏出了自己写的底稿:“你来瞧瞧这个放在勾栏瓦子里能不能行呢?”
净觉:“这是……”
刚一看内容他便了悟般噤了声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一行行读完了全程表情时而赞叹、时而微笑十分入迷。
看他一副看进去的模样扶苏便知道大概率稳了也管不上他人正屏息凝神自顾
自地悠然喝起茶水来。但他只喝了一口就吐了下舌头,茶叶子泡久了,好苦啊!
“当然能行!净觉终于看完,给予了无比肯定的回答:“瓦子里的人最喜欢这种了。
他微妙地顿了一下,声音也悄微下来:“不知是您们当中……哪位写的本子?
他循着众人的目光,看向了桌子最中央的小豆丁:“呃。怎么、怎么是您啊?
扶苏无辜道:“嗯?我不行吗?
净觉:“不不不,您可是三元及第的天才,当然是什么都会写了。
其余人齐齐哄笑了起来。
众所周知,瓦子里那些闲话,在士大夫是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的。只有混口饭吃的穷书生才会写。三元郎写这本东西,可是要捂好马甲的。净觉这句恭维,怎么听着很像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呢?
扶苏瞪了一眼其他人,更无奈了。
但他很快正色了起来:“这个本子,劳烦你递给熟识的说话人吧。务必让他们传起来,传得越快越广越好。
“然后,你再教他们这么说……
随着他的话,净觉的表情从讶异到恍惚。但他却能听出扶苏话里的郑重,亦知晓这是极重要的事,甚至牵扯到了朝廷。
“贫僧明天,不,等下便去找熟识的说话人们,让他们人手各一份。不出三日,就让这故事传遍汴京。
扶苏重重地点头:嗯。这就是他想要的。
“对了,三娘和阿菩她们还在吗?他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小师傅,你能不能带我去见一见阿菩她们?我有事要同她们讲。
“在呢在呢。阿菩前日还问我,不知什么时候能见您一面呢。净觉说道。
因为阿菩等人身份实在特殊,扶苏便找了一个借口,避开了范纯仁等人,独自去了相国寺那处寂静的院落里见了阿菩等人。棉花的种植已然尘埃落定,他也该履行当初的承诺,给三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了。
“阿菩,三娘,阿余。我替你们寻来了一份工,你们愿不愿意做?
小说更新,记住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
范仲淹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汴京。
人逢喜事精神爽,贬职后复官,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衣锦归乡?加之他一路往南下,驿道上越是一派蓊郁生机之光景。
踏入汴京城门的那一刻,连日的奔波下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