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海因里希密奏,未来的基石
夜,深了。
紫禁城,御书房。
陈平川挥退了左右的宫女太监,偌大的书房内,只剩下他和那位来自普鲁士的军事理论家,海因里希。
烛火,静静地燃烧,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背后的巨幅世界地图上。
“海因里希先生,请坐。”陈平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亲自为他,倒上了一杯来自武夷山的大红袍。
“谢陛下。”海因里希有些受宠若惊。他虽然曾是普鲁士的贵族,但还从未享受过,被一位帝王亲自奉茶的待遇。
他小心翼翼地坐下,双手捧着那杯散发着奇异香气的茶水,心中充满了疑惑。
今天白天的研讨会上,皇帝陛下,对所有的西洋学者,都做出了安排。唯独对他,只字未提,而是将他,单独留了下来。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先生的著作《战争论》,朕已经拜读过了。”陈平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海因里希,浑身一震。
“陛下……您……您看过我的手稿?”他不敢置信地问道。那份手稿,是他最珍视的东西,一直贴身收藏,从未示人。皇帝陛下,是如何看到的?
“朕,自然有办法。”陈平川淡淡一笑,没有过多解释,“朕只想说,先生的理论,与朕,不谋而合。”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战争,是**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说得太好了!许多人,包括我大夏的很多将军,都以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胜利,为了杀戮,为了占领土地。他们错了。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达成**上的目标。不能服务于**的军事胜利,是毫无意义的。”
陈平川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海因里希:“先生,你,是第一个,真正看透了战争本质的人。”
海因里希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知己!
眼前这位年轻的东方帝王,竟然是自己的知己!
他在普鲁士,宣讲了半辈子自己的理论,换来的,却是同僚的嘲笑和上司的打压。他们认为他,是在纸上谈兵,是脱离实际的幻想家。
却没想到,在这**之外的异国他乡,一位掌握着亿万人生死的帝王,却能如此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
“陛下……”海因里希激动地站起身,声音都有些颤抖,“能得到您的认可,是我……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坐下,先生。”陈平川抬手,示意他不必激动,“朕今日,请你来,不光是为了夸奖你。而是想,交给你一个,比在军事学院教书,更重要的任务。”
“请陛下吩咐!”海因里希立刻挺直了腰板。
陈平川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想让你,担任我大夏‘皇家军事科学院’的荣誉院长,兼‘总参谋部’的特聘顾问。”
“军事科学院?总参谋部?”海因里希一愣,这是两个他从未听过的机构。
“不错。”陈平川解释道,“军事科学院,是一个专门研究未来战争形态、发展新式军事理论、推演沙盘战局的机构。而总参谋部,则是直接对朕负责,为朕制定全盘作战计划,协调指挥各路大军的最高军事参谋机构。”
“朕要你,用你的理论,来帮助朕,训练出一批,真正懂得现代战争的参谋人才。朕要你,帮助朕,建立起一套,最高效、最科学的战争指挥体系。”
海因里希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他听明白了。
皇帝陛下,这是要将他毕生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且,是放在一个庞大帝国的尺度上,去实践!
这……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陛下!我……”
“先别急着答应。”陈平川打断了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邃而神秘,“先生,在接受这个任命之前,朕,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要交给你。或者说,是交还给你。”
“交还?”海因里希更糊涂了。
陈平川从御案的一个暗格中,取出了一个密封的蜡丸。
他将蜡丸递给海因里希:“先生可还记得,在你离开普鲁士之前,曾有一位自称是荷兰商人的‘老黄’,找到你,交给你这个东西,并告诉你,只有见到朕,才能打开它?”
海因里希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当然记得!当初,那个神秘的东方商人找到他,交给他这个蜡丸,并给了他一笔足以让他顺利抵达东方的巨款。商人只说,这是东方皇帝给他的“信物”,让他务必,亲手交还。
他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头信物。现在看来,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他颤抖着手,捏碎了蜡丸,取出了里面的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
纸条上,没有文字,只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潦草的“E=mc??”。
海因里希看着这个符号,满头雾水。
这是什么?某种密码?
陈平川看着他迷茫的表情,微微一笑,开口道:“先生,你来之前,朕交给你这个符号,是想让你在欧洲,帮朕,找一个人。”
“找人?”
“对。一个,能解开这个符号背后秘密的人。一个……能为朕,带来终极力量的人。”
陈平川的眼中,闪烁着一种海因里希无法理解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洞悉,是对命运的掌控。
他之所以选中海因里希,来执行这个秘密任务,一是因为海因里希的军人身份,心思缜密,不易暴露;二是因为他的人脉,遍布德意志各邦国,方便查访。
“朕让你找的这个人,他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陈平川缓缓说道。
虽然**,爱因斯坦是不是已经诞生,但在蝴蝶效应下,这种可能性很大!
海因里希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的表情,从迷茫,瞬间,转变为极度的震惊。
他想起了什么,猛地从自己怀中,掏出了一本笔记。他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激动地说道:“陛下!您是说……是他?”
陈平川凑过去一看,只见那上面,用德语记录着:
“乌尔姆城,犹太商人赫尔曼·爱因斯坦之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年十岁,不喜言辞,性格孤僻。然,五岁时,已能独解欧几里得几何。近日,更以自创之法,证明勾股定理。其师评曰:此子之智,非凡人可及,其脑中所思,恐非此世之物。”
陈平川看到这段记录,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是他!真的是他!
虽然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错乱不堪。但有些伟大的人物,就如同历史长河中,最璀璨的宝石,即便河道改变,他们,依然会如期而至!
只是早晚,但不会缺席!
“没错!就是他!”陈平川再也无法保持帝王的镇定,他抓住海因里希的肩膀,激动地问道,“你找到他了?他现在在哪里?”
“回陛下!”海因里希也被皇帝的情绪所感染,他同样激动地回答,“他现在,就在德意志邦联的乌尔姆城!”
“好!太好了!”陈平川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兴奋得搓着手。
一个十岁的爱因斯坦!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他,去引导他,去保护他!
只要给他一个最好的环境,最充足的资源,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去探索那个深邃的物理世界。那么,自己脑中那些关于“相对论”、“核裂变”的模糊概念,将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变成现实!
那是……神的力量!
是足以让大夏帝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领先这个世界数百年的,终极武器!
“海因里希!”陈平川停下脚步,郑重地看着他,“你,为朕,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传朕旨意!”他对着门外,沉声喝道。
一名天算司的暗卫,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立刻启动‘守望者’计划!派我们潜伏在德意志地区,最顶级的特工,前往乌尔姆城,不惜一切代价,暗中保护目标人物‘基石’的安全!”
“从今天起,他的一切,都将是帝国的最高机密!为他提供最优渥的生活条件,满足他所有的学习需求。他想学什么,就给他请最好的老师!他想看什么书,就给他买下来!”
“朕要他,像一棵树苗,在最精心的呵护下,长成一棵,能为我大夏,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遵命!”暗卫领命,身影一闪,再次消失在黑暗中。
海因里希,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他终于明白,皇帝陛下,让他找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宝贝”。
那个十岁的孩子,竟然被命名为“基石”!
是整个帝国的……基石?
天啊!这太疯狂了!
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用力点点头。
……
时光荏苒。
龙兴二十年,冬。
京城的清晨,寒意料峭,但街面上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宽阔的青石板路早已被平整的水泥马路所取代,道路两侧,新栽种的行道树挂着薄薄的霜,更远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红砖楼房。
“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响起,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穿梭在街道上,骑车的大多是穿着笔挺制服的工厂工人,或是背着书包的年轻学生。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气,那是属于一个强盛帝国子民的自信。
偶尔,一辆黑色的“东方”牌四轮轿车,冒着淡淡的青烟,不疾不徐地驶过,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沉稳的声响。路边的行人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投去一瞥,便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城郊的火车站,更是人声鼎沸。巨大的钢铁穹顶下,一头浑身漆黑的钢铁巨兽,正“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白色的蒸汽从烟囱中喷涌而出,直冲云霄。
这是由苏晓总设计师主持研发的最新一代“龙兴三号”蒸汽机车,它的时速已经能稳定在八十里以上。
车厢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他们谈论着江南的丝绸、北地的皮货、西洋的奇闻异事,以及那条已经贯通至莫斯科的“京莫铁路”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大夏,这个由陈平川一手缔造的帝国,经过近十年的休养生息与高速发展,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以蒸汽机车和电气化铁路为骨架,以高压蒸汽战舰和飞艇为利爪,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强国,正屹立于世界东方。
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