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本土关东煮
一时间,室内落针可闻。崔老惊讶于童白的胆识与条理,更小心翼翼地窥探主子的神色。
崔十九郎凝视着下方那小娘子。她脖颈纤细,却挺得笔直,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寻常奴婢的畏缩,反倒像在……与他谈判。
这感觉,很新奇。
他想起查来的消息里,那个在崔府沉默寡言、任人拿捏的童小娘子,与眼前之人,判若云泥。
“立字据?”他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语气听不出喜怒,“口气不小。难道十多年崔府生涯,就学了这些?”
童白心下一凛,意识到或许适才的话语,有些过了。她压下慌乱,努力回忆起原主在崔家时面对主家时的状态,语气诚恳:
“奴不敢。奴愿立据,是为求一个心安,亦是向十九爷表明,奴绝无背主牟利之心。”
她悄悄抬眼,正对上崔十九郎深邃的目光,那目光似要将她看穿,她心头一跳,复又垂下。
她不是不怕,也不是故意反骨,只能说她心中的契约精神与这里的并不同频。
上一世,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做兼职的人也不少。
她下意识便没当这个是多大的事,是她草率了。
一时间,双方陷入沉默……
崔老的视线在俩人身上来回,忽地,余光瞥到十九爷指尖微微一动,他思绪一转,上前轻咳一声,“爷,童小娘子也是一片赤诚,怕糟蹋了东西。不过,老奴倒是觉得,菜蔬并不是什么难处理的,咱们府上仆从众多,消化掉也非难事……”
崔十九郎见童白耳根微微泛红,方才那点故作镇定的模样倒比之前的“理直气壮”更显真切。顺着崔老的话语,“若你只是想处理那些冬储菜,何不早言?”他语气缓和少许,顿了顿,终是允了,“罢了,依你。去做吧,别误了正事。”
“谢十九爷!”童白福了一礼,退出房。
这件事在崔十九郎退让,崔老打圆场,童白识时务之中解决。
却是让听到这个消息的吴大厨和帮厨气愤不已,惋惜的很,为何童白没能因而得罪十九爷。
很快,这消息也传到了文奶娘耳中,她冷哼一声,“这小妮子倒是警醒。”
两日后,童白站在崔府地窖前,看着堆积如小山的白菜和萝卜,深吸一口气,周围围着的一圈人,窃窃私语,她就当没听见。
她挽起袖子,指挥着小厮将部分白菜搬至通风处略略晾蔫,另一部分则取用鲜嫩的菜心,挑了水分足、形体匀称的萝卜,部分切滚刀。
今日午膳,她要用这些菜蔬制作唐版关东煮——五香煨菜。
当然,为了提升萝卜的身价,她尝试用萝卜雕花,她雕的十分认真。
一刻钟后,童白瞧见那粗糙的似兔非兔的萝卜,以及分不清是什么的元宝,瞬间默然。
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则是骨感的,谁说雕花才能提升厨艺品质,其实简单的滚刀块,也能彰显出质朴。
摇一摇头,童白将雕坏的萝卜段扔在一边,决定先做五香煨菜的汤锅。
无昆布,无味增,她便用上好的干香菇、拇指大小的小银鱼干与两年以上的肥嫩柴鸡,细细熬煮了整整两个时辰,制得一锅金黄澄澈、鲜香浓郁的底汤。
撇尽浮油,只留醇厚本味,佐以川蜀来的花椒、老姜片与少许饴糖提味增鲜。
童白舀出一小碗来,让因好奇而来小厨房围观的崔老品尝,入口后,崔老浑浊的眼瞳里闪现一抹惊人的光辉。
瞬间对新菜式多了几分期待。
萝卜块在汤中文火慢煨至通体晶莹,一看就是吸饱了汤汁的精华,用竹签一扎即透时,放入切成半个手掌大小的豆腐块以及手打肉丸。
待得这些食材入味后,最后再放入白菜心。
两刻钟后,一大锅热气腾腾的五香煨菜出炉。
香气醇厚却不油腻,是小厨房的众人从未闻嗅过的食物香味,大家不约连声称奇。
随着一同出锅的还有用半烫面做的灌汤蒸饼,面皮在蒸汽中变得剔透,隐约可见内里晃动的汤汁。
打包好这些,马车送去学堂。
小厮将食物布于桌上,崔十九郎执箸先夹起一个灌汤蒸饼,薄皮颤巍巍的,似吹弹可破。他小心咬开一个小口,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涌入口中,肉质鲜嫩,面皮韧滑,引得一旁早已垂涎的王六郎再也按捺不住,上前讨要。
原本上回那一次学堂闹事之后,崔十九郎和王六郎的面上关系僵了一段时日,但随着萧五郎及其随扈这段时日的消停,俩人的关系,又恢复了些。
崔十九郎见食盒里尚余九个,点头应了王六郎的要求,“那你尝尝吧,最近我身体不佳,这厨娘是家中老仆专门寻来调理肠胃的,做的食物比较合我的口味和身体。”而他,则是品尝那一碗从未见过的萝卜豆腐汤。
入口便感觉,这可不是一碗寻常的萝卜豆腐汤。
也不知道童小娘子如何制作的,能把寻常菜肴制作的如此美味,怕是功夫全用在汤底中。又喝了一口汤,细细品味一番,嗯,这汤绝对不是只添加了肉骨进去熬制才会如此美味,再来一口,还是未能尝出里面放了什么。
等到第三口喝下去,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无需如此这般,只需要感受美味即可。
心情很好的咀嚼着萝卜,眼角余光却发现了正在夹灌汤蒸饼的王六郎,他嘴角油亮,咀嚼的十分迅速,明显是嘴里还在吃着就惦记着碗里的了!
“你别夹了,我不够吃。”别看童白给准备了一碟十个灌汤蒸饼,但她做的蒸饼个头不大,不夸张的说,要不是汤汁烫人,一口一个不在话下。
那王六郎早就没有往日的有礼和矜持,咽下嘴里的食物,眼巴巴地看着崔十九郎,“上回见十九郎如此好胃口,还是在我姑祖母家用烤肉时,还有那蜜渍……”
他话语还未说完,不耐烦听他絮叨的崔十九郎让随侍在旁的小厮给他盛出一碗萝卜豆腐汤,“蒸饼不给了,汤分你一碗。”
王六郎喜滋滋地举箸夹起一块晶莹剔透的萝卜送入口中,发出喟叹,“这也太好吃了,是我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萝卜!”
他这动静,引得另一边好些同窗往这边瞧。
说实在的,以往崔十九郎是在食堂用膳,大家也不是没吃过食堂的膳食,那滋味,一言难尽。但无需额外支付银钱且方便,很多家中没有送餐条件的学子都在食堂用膳。
只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崔十九郎也有仆从送膳食了,而且送来的膳食不仅闻着香,光看都是美味的很。
只是,碍于崔十九郎与大家关系淡淡的,没人好意思上前求分享,哪知今日王六郎却做了学堂第一人。
大家瞧着王六郎的进食摸样,心下如同蚂蚁啃食一般,痒痒的。
或许是俩人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