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多一点依仗
次日晚膳是茯苓山药薏米粥,配清心降火的凉拌枸杞芽和小巧的梅花形状山药糕。
山药糕里裹着开胃的果脯碎。梅花型的模具是她从小厨房里翻找出来的,木质的模具压出的花纹十分精致。粥品软糯温润,几无药味,却满口生津。小菜清爽,点心可人。
崔十九郎用完后,破天荒地觉得腹中暖融舒畅,无丝毫饱滞之感。放下银匙,他看向侍立一旁的童白,“这粥,很好。”
“谢十九爷夸赞。”童白福了一礼,心知机会来了。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自然,“十九爷,奴有一不情之请。”
崔十九郎用丝巾轻拭嘴角,神态闲适,“讲。”
“奴家中房屋年久失修,屋顶渗漏严重。奴想……能否向府上预支半月工钱,以解燃眉之急?”她说完,微微垂首,等待着回应。
这是她思考后认为最合理也最不容易被拒绝的理由。
但内心依然忐忑,当初答应上门做菜前并未聊过这趟的工钱如何计算,是她急着寻找倚靠,更是她不知如何开价……
崔十九郎闻言,抬眼仔细看了她一眼。只见她虽姿态恭敬,但背脊挺直,眼神清正,并无乞怜之态,倒像是在谈一桩正经交易。
坦然的让人觉得莫名的真诚。
他忽然想起昨日她说的“取舍搭配”,如今为了家中“舍”下面子开口求预支,倒也是懂得“取舍”。
他不答反问:“依你看,我这胃口,还需调理多久方能见大效?”
童白跟崔老提过一嘴,崔十九爷少食是习惯,但久而久之身体所需不能通过食物补给,容易伤身。
童白一怔,谨慎答道:“食养之道,润物无声,快则旬月可见,若要固本培元,非百日不可。”
“百日……”崔十九郎指尖在桌上轻点,似在思索,“也就是说,你至少需在我府上忙碌百日。”这小娘子的话语与崔老找来的医者所说倒还算是差不离。
“是。”
“既如此,崔老。”他唤道。
“老奴在。”
“去支十两银子给童小娘子。其中五两,算作她未来五十日的工钱。另外五两……”他目光转向略有错愕的童白,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算我信你这‘食养之道’。五十日后,若是我这不喜食之症未有改善,你需要还给我,且后续也不用再来府上做吃食了。”
童白心中飞快盘算。
十两银子等于十贯多的大钱,其中五十日的工钱五两银子,也就是五贯,每日的工钱是一百个大钱,在这长安城来说,工钱可真不低。
而十九爷提出的条件以及没达成后的惩罚,也只是另外的五两而已。
她省着点花,到时候哪怕将这五两银还回来,也不是不可以。
再说胃口这种事情,观这几日来看,自己做的吃食,十九爷虽食用的不算多,但却也有食用。
做五十日有五十日的工钱。还多得五十日的庇佑。
她忙不迭点头,“愿意!奴愿意!谢十九爷!”脸上浮现了她这么些时日来最真挚的笑容,眼眸晶亮,就好像里面藏了万千星辉般。
看着她眼中瞬间迸发的光彩,比之前谈论美食时更加明亮生动,崔十九郎忽然觉得,这五两银子花得……甚是值得。他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唇角,旋即恢复平淡。“嗯,去吧。”
崔老走在前面领着童白去了府上的账房,待得童白拿着两个五两的银锭子,终于,心里也踏实了。
果然,还是袋里有钱,才心不慌啊!
连带的,童白对愿意预支薪资和大方的十九爷特别感激,心中当下暗自决定,她定要在五十日内让十九爷的食量有明显改善!
崔老见童白拿着两锭银发呆,笑道:“好了,明日开始后十日,你只需来府上准备午膳和晚膳,午膳要送去学堂,所以你需要做一些便携和便吃的食物,晚膳按照现在的食谱安排即可。”崔老朝童白道。
十九爷明日开始要去学堂进学,早膳太早,便用府上的早膳即可,午膳和晚膳,则需要童小娘子准备。
童白神色一凛,“奴知晓了,定会不负十九爷的期许,好生做事。”她前世在职场中没少跟老板说这类话,现下说起来十分顺口,且真诚。
“行!”崔老满意地背着手离开。
童白回到了小厨房,脸上神情早已恢复正常,见到那不断打量她神色的帮厨,她不动声色,继续忙着制作晚上十九爷要吃的膳食。
忙完后,马车直接送她到了北坊门。她找到胡叔,将自家想要请人来拾瓦之事说了,上回二郎差点被掳走之事被胡叔知道后,他专门来了家里一趟,安抚了二郎一番,还送来了一袋粟米。
她现在日日要去崔府上工,瓦匠大多是成年男子,胡叔若是能来家里盯着,自然更是稳妥。
与胡叔谈妥后,趁着天尚未黑,童白赶紧回了双梧巷。
家里一切都如常,童白将十两银锭拿了出来,白氏吓了一跳,没等童白开口解释,直接拉着她进了主屋,将门紧紧合上。
白氏低声询问,“这么多银子,哪里来的?”眼中既有欢喜又有担忧。
童白拉了拉白氏的手,小声回道:“这是我从崔家那提前预支的工钱,眼见着春季雨季即将来临,咱家这屋顶怎么也要拾瓦了。”不然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
听到是崔府给的,白氏安了些心,眼睛在两个银锭子上来回看了好几眼,“可是怎么这么多。”
童白从未说过去崔家做膳食,崔家要给多少银子,她也没问,她知道,就算不给银子,只要童白去做事,崔家便是会护着他们一家。
但没想到,崔十九爷会如此大方,“这么多钱,咱们能收吗?”她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不好的要求,才会给这么多的银钱,“十九爷在家并不受宠。”
她之前在崔府时便听说过十九爷的事,可跟童白嘴里听来崔十九爷不一样。
不仅有自己的私宅,还给了这么多银钱。
童白安慰道:“放心,阿娘,这银钱咱们收着并不亏心。”至于说崔十九爷少食这件事,她并没打算跟家里人说,毕竟,客户的隐私还是很重要的。
将银钱藏在家中,童白对崔府的活计也更加上心。
此时,正是寒气将退未退之时,最易感染风寒,也需防范旧病复发。童白拿出炭笔来,将她结合时令,为崔十九郎精心调配膳食一一写下。
荠菜粥,初春荠菜正当时,是“春日第一鲜”。采来最嫩的荠菜,与粳米同煮成粥,滴入几点香油。荠菜能利肝和中,清淡温润,最宜在久病初愈、脾胃尚弱时食用。
茵陈蒿饼,民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之说。此时茵陈药效最佳,能清热利湿。她将鲜嫩的茵陈洗净焯水,揉入面中,烙成清香扑鼻的软饼,佐粥极佳。
醋芹,选取早春新生的芹菜嫩心,用醋腌制片刻,清爽开胃,能疏解春困,提振食欲。
煨萝卜,此时窖藏的冬萝卜尚未糠心,取其中心最甜润的一段,用高汤慢煨至通透入味,能顺气化痰。
她每次呈上菜肴,也会用将每道菜对应的功效一一解释:“十九爷,春气通于肝,此时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这荠菜粥最是平和,您尝尝?”
态度专业,眼神清亮,想着自己这么专业且优质的服务,定然对得每日一百大钱的工钱。
但她此番,落入崔十九郎眼中,却品出了别样的滋